OOP 面向对象的理解

概念


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编程语言模型,围绕对象是行为、数据、逻辑。

从历史上看,程序被视为一种逻辑程序,它接收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并生成输出数据。

基础

面向对象的3大核心思想:封装、继承、多态。

深入理解

编程挑战被看作是如何编写逻辑,而不是如何定义数据。

面向对象编程认为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我们想要操纵的对象,而不是操纵它们所需的逻辑。例如,对象范围从人类(通过名称,地址等描述)到建筑物和楼层(其属性可以被描述和管理)到计算机桌面上的小窗口小部件(例如按钮和滚动条)。

OOP的第一步是识别程序员想要操作的所有对象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关联,这种练习通常称为数据建模。

一旦一个对象被识别出来,它就被推广为一类对象(比如电视,有挂屏的、组合的、家用的等等),它定义了它所包含的数据的种类以及可以操纵它的任何逻辑。每个不同的逻辑被称为一种方法。

最后,对象与定义好的接口进行通信。

面向对象编程中使用的概念和规则提供了以下优点:

1)类的概念使之可以共享属性、方法等,有继承特性。OOP的这种属性进行更彻底的数据分析,缩短开发时间,并确保更准确的编码。

2)由于类仅定义了需要关注的数据,因此当运行该类的实例(对象)时,代码将无法访问其他程序数据。数据隐藏的这一特性提供了更高的系统安全性并避免了意外的数据损坏。

3)类的定义不仅可以由它最初创建的程序重用,也可以由其他面向对象的程序重用(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分发以用于网络)。

4)类的概念允许程序员创建任何新数据类型,并且此新类型尚未在语言中定义。

可以关注本人的公众号,多年经验的原创文章共享给大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unchen/p/847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