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this的指向问题

 JS 面试题:

var obj = {

  foofunction(){

    console.log(this)

  }

}

var bar = obj.foo

obj.foo() // 打印出的 this 是 obj

bar() // 打印出的 this 是 window

请解释最后两行函数的值为什么不一样。

——-

初学者关于 this 的理解一直很模糊。今天这篇文章就要一次讲清楚了。

而且这个解释,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看懂这篇文章,所有关于 this 的面试题,都是小菜。

函数调用

首先需要从函数的调用开始讲起。

JS(ES5)里面有三种函数调用形式:

func(p1, p2)

obj.child.method(p1, p2)

func.call(context, p1, p2) // 先不讲 apply

一般,初学者都知道前两种形式,而且认为前两种形式「优于」第三种形式。

从看到这篇文章起,你一定要记住,第三种调用形式,才是正常调用形式:

func.call(context, p1, p2)

其他两种都是语法糖,可以等价地变为 call 形式:

func(p1, p2) 等价于

func.call(undefined, p1, p2)

obj.child.method(p1, p2) 等价于

obj.child.method.call(obj.child, p1, p2)

请记下来。(我们称此代码为「转换代码」,方便下文引用)

至此我们的函数调用只有一种形式:

func.call(context, p1, p2)

这样,this 就好解释了

this,就是上面代码中的 context。就这么简单。

this 是你 call 一个函数时传的 context,由于你从来不用 call 形式的函数调用,所以你一直不知道。

先看 func(p1, p2) 中的 this 如何确定:

当你写下面代码时

function func(){

  console.log(this)

}

func()

等价于

function func(){

  console.log(this)

}

func.call(undefined) // 可以简写为 func.call()

按理说打印出来的 this 应该就是 undefined 了吧,但是浏览器里有一条规则:

如果你传的 context 就 null 或者 undefined,那么 window 对象就是默认的 context(严格模式下默认 context 是 undefined)

因此上面的打印结果是 window。

如果你希望这里的 this 不是 window,很简单:

func.call(obj) // 那么里面的 this 就是 obj 对象了

再看 obj.child.method(p1, p2) 的 this 如何确定

var obj = {

  foofunction(){

    console.log(this)

  }

}

obj.foo()

按照「转换代码」,我们将 obj.foo() 转换为

obj.foo.call(obj)

好了,this 就是 obj。搞定。

回到题目:

var obj = {

  foofunction(){

    console.log(this)

  }

}

var bar = obj.foo

obj.foo() // 转换为 obj.foo.call(obj),this 就是 obj

bar()

// 转换为 bar.call()

// 由于没有传 context

// 所以 this 就是 undefined

// 最后浏览器给你一个默认的 this —— window 对象

[ ] 语法

function fn (){ console.log(this) }

var arr = [fn, fn2]

arr[0]() // 这里面的 this 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把 arr[0]( ) 想象为arr.0( ),虽然后者的语法错了,但是形式与转换代码里的 obj.child.method(p1, p2) 对应上了,于是就可以愉快的转换了:

  arr[0]()

假想为    arr.0()

然后转换为 arr.0.call(arr)

那么里面的 this 就是 arr 了 :

总结

  1. this 就是你 call 一个函数时,传入的 context。

  2. 如果你的函数调用形式不是 call 形式,请按照「转换代码」将其转换为 call 形式。

看的故事多了,才慢慢知道,话说多了就是打自己的脸!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ex-415/p/676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