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福TwinCAT(贝福Beckhoff)应用教程13.2 TwinCAT控制松下伺服 CS说明

虚拟仿真上,要注意仿真只是为了可视化,可以看到数据的变动是否和实际一致,所以Robot2D才是主要因素,虚拟仿真采集机器人的关节位置或者TCP位置来显示而已,为了测试一些别的算法,我们还可以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放入临时的点位,然后显示一个球体或者一个坐标系,以此来判断是否算的准确(OPENGL无非rotate和translate到目标位置,然后draw即可)

 

仿真上还要注意,坐标系方向是自己定义的,比如我认为底座的正中心就是世界坐标系的原点。每加载一个模块,可以认为坐标系会产生一次平移和旋转,因此即便是直线模组也建议采用DH法构建从Base到Tool的坐标系变换,这对于后续的处理会比较简单。在本例中大关节映射了机器人Y坐标,小关节映射了机器人X坐标,当然Z方面只是一个画笔(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不动的坐标)。每一个一起运动的部分可以认为是一个整体,Solidworks用STL格式输出即可指定坐标系(比如我认为对于底座部分如下,底座的原点就是底盘的正中心,对于大模组X)

 

 

X模组让末端产生Z=15的偏移值

Y模组让末端产生Z=81的偏移值

Z模组让末端产生X=-11,Y=-85,Z=-44的偏移值

工具端的画笔模块让末端产生X=10,Y=10,Z=0的偏移值

总的来说整个模组机构让末端产生X=-1,Y=-75,Z=52的偏移值

也就是说当J0和J1都回到零点的时候,整个TCP末端相对于基座的偏移为X=-1,Y=-75,Z=52mm),因此当两个关节都是0度的时候,TCP的XY坐标不是0(这同样也需要在OPENGL中手工给出偏移具体数值

 

从静态算法来分析,所有机器人都至少可以从关节位置更新TCP位置和从TCP位置更新关节位置两种方法(get_forward_kin()和get_inverse_kin()),当然在本例子中比较简单,因为一个关节控制了一个自由度,互相不干涉(不管是否添加Z轴),正向分析,电机转动通过丝杠传递到末端,一个电机角度就对应了一个X或者Y的值(正比例关系),反之也是如此,实际上在串联转动关节的机器人中,正解必然存在且唯一,逆解不一定存在且不一定唯一(0,1或者多个),但是如论简单还是复杂还是应该按照统一的写法。

 

从动态算法来分析,所有机器人都至少可以点动关节或点动TCP(movej()和mvoel()),当然在本例中为了简单演示只做了MVOEJ和MOVEL的一个特例(JOG单轴,实际上MOVEJ和MVOEL是可以多个轴或者多个方向的,给定的速度,加速度重新计算到每一个轴上,让每一个轴都一起开始一起停止,不管哪种方式最终都是要算到关节位置的修改这一步,因为电机只认识关节的旋转位置。)停止的过程也只是简单的直接终止线程(实际上为了保证运动的平滑和稳定,需要从当前速度开始慢慢减速到零stopj()和stopl()

 

在本例中,上位和下位是分开的(C#的上位优势是可以做的比较好看好用,TwinCAT的下位优势是可以跟具体硬件交互实现具体功能)。有很多功能既可以在上位完成也可以在下位完成,比如运动过程中的正负限位设置,速度过大保护等等(一般涉及具体硬件的应该在下位实现,因为上位的实时性不够,如果到了限位没有反应过来就超了,而下位的PLC程序可以确保高速和可靠。而和应用相关的应该在上位实现,因为上位做起来更快更方便,而且下位缺少很多高级语言才有的方法,函数)。在最后的例子中,将会演示上位和下位相结合的情况,上位负责显示和跟用户交互,下位负责执行和反馈实际硬件状态。

 

 

 

更多教学视频和资料下载,欢迎关注以下信息:

我的优酷空间:

http://i.youku.com/acetaohai123

 

我的在线论坛:

http://csrobot.gz01.bdysite.com/

 

问题交流:

QQ:910358960

邮箱:acetaohai123@163.co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cetaohai123/p/682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