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小黄衫有感

一、回顾过去

​ 在第一次的博客博客作业中,提到的Spring Boot/Spring Cloud到现在其实学的宽度差不多,而深度有些地方差不多,有些地方还是火候不够。不过庆幸的是,预先学习的Spring Boot为后面项目开发埋下伏笔,而这门课很好帮助自己进行实践,同时实践过程中也很有效的结合了理论(各种文档、博客)。

​ 在之前学到的《构建之法》在对自己软件工程领域认知上拓宽了视野。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测试、软件工程师、代码规范、团队协作等这些在以前看起来陌生的名词,通过学习和课程的不断实践,慢慢建立起一个知识图谱,通过理论指导于实践,通过实践反馈给理论,再有修正的理论再次指导实践,软工实践和《构建之法》正是如此互相作用,相辅相成。读一本书(对于非工具书)的时候,我喜欢先读一遍,然后过段时间再来看一遍,如此反复。在之前疫情统计的需求分析,还有后来团队的项目需求分析等,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有时可能只是读了一遍没有什么感觉;有时候再读一次,不错,好像有感觉了,但是不是很清楚;有时候再读一遍,确实是这个理......

​ 在历次作业中,我觉得自己完成其实还不能算很好,还有待改进的地方。不过从历次作业来看来,这些作业一步一步把我们带入软件工程的“坑”中(体验软件工程)。这坑“深”(没有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深入到软件工程实践),这坑“宽”(涉及软件工程各方面,范围广),这坑还带“刺”(老师助教的积极互动,给与问题与建议)。这个“深”又“宽”还带“刺”的“坑”确实比较刺激,建议亲自体验,效果立竿见影。

​ 改编一句网络流行语,来描述这门课对于学生的作用:

“在软工实践前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男孩,现在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 各有所思,相信大家有各自的体会。

二、审视现在

​ 很抱歉由于个人的关系,这篇博客一直没有发布,每次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我一般都在深夜写,一是比较安静,二是晚上比较容易引发思考。

​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现在已经是开学的第十周了。在经历过历次作业的洗礼后,小黄衫“不请自来”。

​ 对于小黄衫的到来其实还是有点意想不到的。对于历次作业我很少去关注得分情况,一路上都是按部就班。我的博客作业的做法一般按博客作业列出的得分点来布局的,然后一点一点把作业完成。简单来说,我喜欢有规划性的、稳扎稳打的方式进行工作。当然,我平时做法相对比较保守(闷声发大财,这是最吼的)。这里并没有提供怎么获得小黄衫的方法,只是分享我个人经历。我想大多人是知道获得的方法。

​ 这学期的忙碌,大家有都深有体会,但是最需要的还是坚持。我想那些一直以来坚持下去的同学,无论结果怎么样,努力的人最可爱,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小黄衫。

三、展望将来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致谢

​ 感谢老师和助教为教学工作付出努力,为我们学习营造良好学习的氛围,同时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积极提供指导和建议。

​ 感谢邹欣老师、周筠老师以及背后构建之法的团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构建之法》,背后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以及对我们课程支持与鼓励。

​ 感谢我的团队——快乐就队,队中每个人积极努力,是他们让团队变得充满生命力。

五、小黄衫合影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ifeng-Shen/p/1274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