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变成语言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引入(掌握)

刚买回来的电脑缺少的内存就是操作系统占用的

什么是操作系统(掌握)

首先了解文件是什么?

文件是什么?这时候我不得不告诉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虚拟单位。我们只需要文件可以双击打开、写入数据、保存。

这个虚拟单位是谁提供的呢?Linux系统中没有一个文件图标,只有代码(代码就是linux一切文件)

那么windows系统上的文件图标就是系统提供的。归根结底,打开文件都是要去操作硬件的。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文件”的概念,并且把对文件打开这个复杂操作封装成一个个双击文件的接口。

应用程序

计算机创建的初心是为了让我们奴隶它们,让他们替我们干活。并不是单纯写一个操作系统来控制硬件的。

应用程序位于操作系统之上,主要帮助人干各种各样的工作,不直接与硬件交互。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位于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他是一个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控制程序。它把对硬件的复杂操作封装成接口,方便人使用。

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掌握)

首先,计算机系统由三个组件构成,分别是: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 1.计算机硬件:以二进制存储数据。与操作系统交互

​ 2.操作系统:直接控制硬件,把硬件的0101101的复杂操作封装成一个个接口,所 有用到硬件的地方都需要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交互

​ 3.应用程序:位于操作系统之上。与人交互

结论:

我们开发的都是应用程序,而操作系统才能直接控制硬件。所以开发应用程序需要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启动(补充了解)

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CMOS和ROM的介绍)

操作系统是软件,启动软件必须经过操作系统。

所以,按下开机键,我们需要一个临时操作系统来启动真正的操作系统。这个临时系统就是cmos和rom。具体流程如下:

1.按下开机键

2.ROM临时控制CPU去CMOS寻找操作系统的路径。

3.启动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的启动

1.双击

2.发送指令给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把这条指令转换成0和1给CPU去将程序代码写入内存

4.启动程序

编程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熟悉)

二进制代码编程就是机器语言

  * 优点是:执行效率高(还能再快吗?)
  * 缺点是:开发效率太低(有本事你把上图代码翻译一下)
机器语言编程(了解)
  • 指令部份的示例

    1. 0000 代表 加载(LOAD)
    2. 0001 代表 存储(STORE)
  • 暂存器部份的示例

    1. 0000 代表暂存器 A
    2. 0001 代表暂存器 B
  • 存储器部份的示例

    1. 000000000000 代表地址为 0 的存储器
    2. 000000000001 代表地址为 1 的存储器
    3. 000000010000 代表地址为 16 的存储器
    4. 100000000000 代表地址为 2^11 的存储器
  • 集成示例

    1. 0000,0000,000000010000 代表 LOAD A, 16
    2. 0000,0001,000000000001 代表 LOAD B, 1
    3. 0001,0001,000000010000 代表 STORE B, 16
    4. 0001,0001,000000000001 代表 STORE B, 1

汇编语言(熟悉)

汇编语言类似于机器语言,但是汇编语言只是把一串二进制位写成一个个英文单词。因此你只需要记住英文单词的含义。但这仍然是一个大工程。因为其本质还是直接操作硬件。

优点(相对于机器语言):开发效率高(01010101010机器语言)和load汇编语 言。显然后者更简单。

缺点(相对于机器语言):执行效率低(和硬件交互还有一个单词翻译的过程)

汇编语言编程(了解)

汇编语言实质上和机器语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对硬件的操作,只不过指令采用英文缩写的表示符号,更容易记忆。它同样需要变成这将每一步具体操作用命令形式写出来。

高级语言(掌握)

高级语言直接用人能理解的语言和语法风格编写程序,人无需再去考虑复杂的硬件操作。因此高级语言的优缺点是(相对于汇编语言):

  • 优点:开发效率高
  • 缺点:执行率低(不再和硬件交互)

这样来高级语言涉及到了翻译的问题。可分为两种翻译:

1.编译型

只针对特定的平台,将高级源代码一次性的编译成可被该平台硬件执行的机器码。可理解为百度翻译

  • 优点(相对于解释型):执行率高
  • 缺点(相对于解释型):开发效率低

2.解释型

它不需要事先编译,直接将代码解释称机器码运行。可以理解为同声传译,说一句翻译一句

  • 缺点:执行效率低
  • 优点:开发效率高。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DQ1/p/1088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