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虚拟局域网

3.11.1 VLAN概述

  •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

  • 使用一个或多个以太网交换机互连起来的交换式以太网,其所有站点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 随着以太网规模的扩大,广播域相应增大、

巨大的广播域会带来很多弊端

  • 广播风暴

  • 难以管理和维护

  • 潜在的安全问题

假设某个主机要发送数据给另一个主机,但是在自己的ARP告诉缓存表中无法查到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于是首先要发送ARP广播请求来获取目的主机的MAC地址。该ARP广播请求会传遍整个网络,网络中所有主机都能收到该ARP请求。这就是广播风暴,会大大浪费网络资源和各主机的CPU资源。

有的同学会想,如果至少偶尔出现一次广播风暴,那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网络中会频繁出现广播信息

  • TCP/IP协议栈中的很多协议都会使用广播

    • 地址解析协议ARP(已知IP,找出对应的MAC地址)

    • 路由信息协议RIP(一种小型的内部路由协议)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自动配置IP地址)

那么如何才能将大的广播域分割成小的广播域呢?

  • 使用路由器就可以隔离广播域

 

这是一个由交换机连接的广播域

使用路由器可以分割成两个广播域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体系结构第三层-网络层。由于路由器默认情况下不对广播数据包进行转发,因此隔离广播域是他天生就携带的技能包。

然而,路由器的成本比较高,局域网内部全部使用路由器来隔离广播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就应运而生了。

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划分成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的技术,这些逻辑组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如图所示,123楼各有一个局域网

可将他们通过一个交换机互连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那么原来每一个局域网成为现在局域网的一个网段,网络中的各主机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某个主机发送的数据包,其它所有主机都可以收到

根据应用需求,我们划分为两个VLAN,同一个VLAN之间可以广播通信,不同VLAN之间不能广播通信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VLAN呢?

 

3.11.2 VLAN的实现机制

VLAN是在交换机上实现的,需要交换机实现两大功能:

  • 一个是能够处理带有VLAN标记的帧

     

  • 交换机的各端口可以支持不同的端口类型

    • 不同类型的端口对帧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先来看看IEEE802.1Q帧

接下来我们看看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类型

  • Access

  • Trunk

  • Hybrid

交换机各端口的默认VLAN ID

  • 思科交换机上称为Native VLAN,即本体VLAN

  • 华为交换机上叫Port VLAN ID 即端口VLAN ID 简单记为PVID

接下来我们首先介绍Access端口

  • Access端口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计算机

  • 只能属于一个VLAN

  • Access端口的PVID值与端口所属VLAN的ID相同(默认是1)

 

如图:ABCD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上,交换机首次通电时,默认配置各端口属于VLAN1,也就是各端口的PVID值为1。默认配置各端口的类型为Access。

Access接收处理的方法是:一般只接受“未打标签”的普通以太网MAC帧。根据接收帧的PVID给帧“打标签”,即插入四字节VLAN标记字段,字段中的VID取值与端口的PVID取值相等。

A主机发送广播,从端口1进入交换机,于是给帧贴上标签VID=1,这小子是从我端口1进来的,属于PVID1,剩下的哥几个自己看着办,是我们组(PVID=1)的就负责转发,不是我们组的就别瞎掺和。于是234端口都转发该帧,转发之前会去标签,把VID=1撕掉。

接下来我们介绍Trunk端口

  • trunk端口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或者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互连。

  • trunk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转发多个VLAN的帧)

  • 默认端口值为1,用户也可以自己定义

  • 对VID=PVID的帧去标签转发(对于不相等的直接带着标签转发)

  • 第二个收到的T端口给去标签的帧再打上标签转发

练习题:

最后简单介绍Hybrid:

帧的VID取值要在端口的去标签列表中就可以接受转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XBLOGXYY/p/1540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