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DNA》摘录二

《工作DNA》
作者:郝明义

工作DNA Part 6 进入中层干部的时候

  更上层楼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如果说三十岁之前的第一个阶段,是靠我们的努力与劳力来工作,那么三十到四十岁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就要靠专业与经验来工作了。
  简单地说,如果前面的阶段是在基层里磨练,现在则是可以更上层楼、向一个更高职位挑战的时候了。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可以进入这个阶段?
  从主观上来说,要进入这个阶段,大致能够体会到以下几件事情:
  1.你已经在工作的技能上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工作相关联的上下游环节是怎么运作的,都已经相当明白。
  2.即使没主持过,也参与过一些重要任务。这些任务中,有成功的,更有失败的。成败经验可以七三开,但绝不能没有失败的任务。没有失败的任务,表示你对这个工作的探索还不够,在这个工作上接受的训练还不够,体会也还不够。
  3.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掌握,换言之,已经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强弱所在。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
  4.懂得观察别人的工作,可以体会竞争对手的强弱所在,以及对方在工作上出招的意义及其作用。
  5.要有自己承担失败的准备。
  6.有信心也有准备组织团队内部运做,以及这些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协调。
  7.对自己更上层楼之后可以做些什么不同于别人的事情,大致已经有设想与看法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更上层楼的充分条件。另外,还有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就是机会。
  然而,机会之出现,有其因缘,不是受个人意愿左右的事。读章回小说,经常看到 “怀才不遇,抑郁以终” 的人物。怀才没有一定要遇的道理。大致可以比喻为买奖券不一定会中奖的道理。
  我听过一个很好的说法是:“机会是一个怪物,一个头发长在前额的怪物。所以要抓住机会,跟在它后面跑是没有用的。你一定要等在它的前面,看它过来,就当面一把抓住。”
  所以,机会不能去追寻,而只能等待。只是这种等待有时是很漫长、很寂寞的。但如果对自己有极大的信心,就不怕这种漫长与寂寞。
  等待机会,诸葛亮当然是最潇洒的代表;左宗棠,则是最颠簸的代表。清末的名将里,左宗棠几乎是在最后才亮相的,他在长期为他人做嫁衣、当幕僚的过程里,对自己登台的机会还能一直保持最挑剔的选择,真是精彩。

  机会和“类职位”

  机会和爱情,有些相通的地方。
  每个人都憧憬一见钟情的相遇,震动心灵的相知。然而,真实世界里的状况,大多不是如此。
  没有百分之百美好的机会,也没有百分之百不堪一试的机会。如果面面俱到,毫无风险,就不足以称之为机会。机会的魅力,就在于从百分之九十九的黑暗之中,看出那百分之一的光明。
  所以,最好的机会,往往就是最可怕的机会。
  就一个要脱离基层、或是更上层楼的人而言,要有心理准备:要接受机会,就是要接受不可能的任务。
  越好的机会,来得越不会轻松、容易。道理很简单,轻松容易的事,人人都会抢着要。人人都要的东西,通常不会轮到你。
  你还要有个心理准备,准备接受一个叫作“类职位”的东西。
  “类职位”指的是:一种接受起来有些别扭的职位。通常,这种职位不是带着一个临时发明出来的名称,就是被告知这个职位只能存在一定的时间。
  凡此种种,你可以感觉到领导又要在短时间里利用你,还对你不是那么放心;似乎有一定授权,但是又可能随时撤走、收回。这些都可以称作“类职位”(广义来看,当然所有的职位都是“类职位“)。
  在一个企业、或是上司的立场,提出“类职位”的想法绝对是可以理解的。当他提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时,他当然乐意看到在一片避之唯恐不及声中,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说:“我来!”他的直觉虽然告诉他可以让你一试,但是等他稍微冷静一点儿时,理性却不免怀疑:“此何许人也?”
  于是,你很可能伴着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接下一个“类职位”。

  常常,有人在这个时候会抱怨。或是抱怨上司既要交付他这么重大的任务,又不肯充分信任他、支持他;或是抱怨自己已经抱着当炮灰的准备上场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等等。等他的抱怨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干脆下了“你们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卖命”这种结论。结果,任务和职位果然就都不可能了。
  这样的抱怨,就好比一个已经要杀上前线、捐躯成仁的人,却因为别人送行的晚餐准备得不够丰盛,而裹足不前。
  还记得“叶公好龙”的故事吧。一个号称对龙情有独钟的老先生,等到真正的龙受了他的感动而现身的时候,他却受不了这种刺激。
  机会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追寻机会、等待机会、把握机会,但是等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机会真正来敲门的时候,我们却可能又受不了风雨中带来的泥泞。
  我很感激:在我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很多机会,也接受过不少“类职位”。想起来,那些经历总是甜蜜的,也是关键的。

  起步的三个注意

  机会终于到了,你终于可以凭仗自己累积的专业与经验来工作了。这真是人生最美妙的经验之一。
  这个时候,有件事一定要反复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如何和别人有所不同。
  绝对不能因为这个机会得来不易,所以就采取守势,因循一些所谓保险与安全的方法。如果保险与安全的方法行得通,以前比你有资历的人,就更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好,轮不到你。
  思考做一些和别人不同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定位”与“市场区隔”。你必须把自己的定位与区隔,和别人清楚地划分开来。这种划分,有两个原则可以参考:策略上,一定要和别人反其道而行;技术上,一定要紧盯别人。
  换句话说就是:设定自己的定位,一定要对自己有最大的信心,找一个最特别的利基,不必和任何人走同样的路子。但是,在执行这个策略的时候,你在方法和技术上则要吸收所有人走各种不同路子的精华,取其长而补其短。否则,你空有最特别的构想,却没有行动的能力。
  毛主席有句名言:“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正是类似的道理。
  这个时候,有一件事情一定不能放在心上:成败得失。
  事情的成败,牵涉到很多因素、机缘,不完全是个人主观因素所能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算胜,少算输”。只要把我们所累积的能力和经验做了最完整的发挥,即使输了,也可以体会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力量操控,什么地方又根本没有力量。所以,我们没有什么遗憾,只是承认技不如人,回去把不足的地方再磨练、再加强就是了。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为了成败而患得患失,处处不前不后、不进不退,那么,成功了,你也没学到任何经验;失败了,你也拿不准到底是什么原因。日后,你要改进也无从改进,你要磨练也无从磨练。
  这个时候,还有一件一定不能理会的事:别人的目光、注视,甚至关切。
  从你开始接受这个机会起,就一定会引来别人的目光。开始踏出和别人有所不同的步伐之后,你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其中,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善意的,有恶意的;有批评的,有建议的。
  一律不要理会。
  这些都和你要做的事不相干。
  你要做的,就是把握这个机会,把你所拥有的专业和经验施展出来。
  如果你的专业和经验不够,这个时候要靠别人的关切与建议而临时抱佛脚,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你的专业与经验够了,这个时候别人再批评、再攻击,你也不为所动。所以,不管别人在偷笑还是在关切,都和你无关。
  剩下的,只是实行。

  细腻的心思

  成为骆驼久了之后,对周遭的世界很容易麻木。
  新手阶段所陌生的工作方法,已经老练;工作程序,熟门熟路;业务对象,称兄道弟。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在稳定中重复着。
  就像背负着重担的骆驼,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一步步前行,而入目的景色,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于是,比起基层和高层,中层干部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注重一些生活上、工作上的细节比较。这是一望无际的黄沙导致的,因为只有从一些小细节的比较上,才能体会到自己脚步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
  如同胆固醇可以分为好的胆固醇和坏的胆固醇两种,中层干部这种细腻的心思,用到不同的方向,也会有好坏不同的效果。
  用在工作上,是个很好的方向。
  由于这时对于自己的工作与业务可以深入体会到一些极细的地方,所以中层干部可以把许多工作执行得极为细致。也因为对工作细节的掌握最为充分,所以在公司这所大学里,中层干部又是新进同事的讲师,能引导他们尽快进入状况。
  中层干部又被称为中坚干部,正是因为如此。
  然而,太细腻的心思,也可能用到别的地方。
  中层干部也可能是最爱比较待遇的一群人。比较同事的待遇,比较同业的待遇。
  这里的待遇,不只是指薪酬,而是来自老板的一切待遇——包括老板一个小小的称许,一个关爱的眼神。道理很简单,在干枯的沙漠里,任何一点小水滴,都可能产生巨大的效应。
  所以,一不小心,中层干部细腻的心思,也可能让自己只注意到不如别人的地方。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的待遇更好一些。越这样想,沙漠里的日子越不好过。越不好过,越要这样想。
  中层干部细腻的心思,得好好运用。

  最佳状态

  在一个中层的位置上,人的因素也要特别留意了。
  因为,一方面你继续是别人考核与观察的对象;另一方面,你也有了自己要考核与观察的人。
  不论希望自己被提拔,更上层楼;或是想要提拔别人,找个得力的助手,都要对人的因素有所了解。
  人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先谈论的,当然是能力。
  虽然,能力是一个名词,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能,讲究能量的强弱。
  一个是力,讲究力量的稳定。
  能力的强弱固然重要,稳定更不在话下。强大而不稳定的能力,就好像《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六脉神剑。力量使得出来的时候,固然石破天惊;力量使不出来的时候,则令人胆战心惊。
  对一个工作者,这不是一个正面的评价。
  谈这个问题,证券大师巴菲特的说法最好。
  他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好比一具引擎的马力。能量大,当然马力就大。但是,马力大,和这具引擎能不能顺畅地运作,却是两回事。有的引擎,虽然有八百匹马力,但是运作得不顺畅,只能打个五折,结果最后实际的马力只有四百。另外一个引擎,只有六百匹马力,但是运作得相当顺畅,力量可以发挥出九成,最后实际出来的马力反而有五百四十匹。巴菲特说,他用人的时候,宁可取这个六百匹马力的引擎,也不选那个八百匹马力的引擎。
  所以,能力要强,更要稳定。
  很多人只注意到自己能力很强的一面,却没有发现不稳定的一面,因此一旦发现加薪和升迁的时候,自己没有雀屏中选,就不免怨气冲天。这种怨气反映在情绪上,就进入恶性循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物,也就被自己制造出来了。
  但是,要怎样维持稳定的力量?
  第一,全神贯注在自己的工作上,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工作相关的事,磨练自己能力的加强以及稳定。以外的小事归于细枝末节,大事归于机运,都不必放在心上,徒乱心意。
  第二,随时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最佳状态。
  不论最后胜利还是失败;不论环境顺利还是不利;不论工作伙伴默契十足,还是宛如外星人;不论自己面对的任务是有经验又有把握,还是前所未见又没有倚靠。无论任何状况,我们都要告诉自己:这就是我们的最佳状态。
  应对自如地潇洒前进,这是最佳状态。
  创伤累累地匍匐前进,这是最佳状态。
  困顿颠簸,原地盘旋,这是最佳状态。
  奄奄一息,生死不得,仍然是最佳状态。

  所谓“业余”

  有一部电影叫《高球大满贯》,讲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一位高尔夫球手——鲍比·琼斯的故事。
  鲍比·琼斯的传奇,在于当年他是以业余选手的身份与职业高尔夫球手竞赛,但是却横扫职业选手。尤其在一九三○年连续拿下英国公开赛、英国业余锦标赛、美国业余锦标赛以及美国公开赛冠军,缔造了当时史无前例的年度大满贯纪录。
  随着他获得一座座奖杯,成绩越来越令人疯狂,影片中的记者一直追问他一个问题:“你何时要转为职业选手?”因为一旦转入职业,他的收入将是不成比例的暴增。
  然而,鲍比·琼斯一生都没有成为职业高尔夫选手。他拿下一九三○年的美国公开赛冠军后,在二十八岁时就宣布退休了。电影结束的时候,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要成为职业选手(professional),而一直坚持自己业余(amateur)的身份。
  鲍比·琼斯是这么回答的:amateur的字源,来自于拉丁文的amor(爱)。他是因为喜爱高尔夫而打球的,如果成为职业选手,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爱了。鲍比·琼斯的回答,解释了为什么一个amateur的选手,仍然可以击败professional的选手。
  中文,经常把amateur译为“业余”,把professional 译为“专业”。这显然容易曲解,或漏解许多意思。
  中坚干部,应该看看这一部电影。因为所有的中坚干部,都是professional与amateur的混合体。
  就他的工作资历、经验与细致程度,他都是professional,职业高手级了。但是在茫茫的黄沙中想要心平气和地持续下去,他必须是这个行业,或是这个工作的amateur。
  找不出,或是恢复不了对这个工作本质性的喜爱,骆驼就太折磨自己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nMaoSpace/p/274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