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传-读书笔记1

李彦宏传
张丽

第1章 追风少年,在青春岁月里的激情奋斗
读小学时的李彦宏不但喜欢数学,也喜欢文学,喜欢读书。

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李彦宏不禁感叹幸亏自己当年放弃了戏曲,不然就不会有今天的百度,也不会有如今的李彦宏,有的仅仅是一个不出名的戏曲演员。用他的话说即是:“当年放弃戏曲挺好,毕竟还是技术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对于李彦宏学戏曲的这段插曲,曾有人作过这样的分析——其实李彦宏内心真正喜欢的并非戏曲,而是那个能让他站在上面表演的舞台。因为只有在舞台上,他的才华才能被展示出来,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以此感染更多的观众,而这和百度现在的理念“用技术改变生活”的道理其实是相同的。

中学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大部分人一生的学业都是从此时开始铸造的。总之,中学时期对人一生的影响极大。

听罢此话,李彦宏看着老师远去的背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不服输的他当时就憋了一肚子气:“我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让你看看!”

他知道,如果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就不能像姐姐那样考上大学,而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自己再也走不出这个城镇,就会像父母那样,身着蓝色工作服,当一辈子工人。

他明白,这所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冲着大学而来的,如果自己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出局。由于努力,他的成绩很优秀,并且文科和理科不相上下,然而这却为他以后选择学科增加了一点难度。

李彦宏说,他之所以选择理科,是想为自己寻找一些竞争对手,因为在他看来,有对手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这些竞争对手并非敌人,而是共同进步的伙伴,他们会给自己双倍的力量,鼓舞自己奋进。

可以说这一次太原之行,对李彦宏的打击非常大。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苦心练习,为什么最终却只换来这种结果。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太原的大街上走着,思索着到底是为什么?这时他偶然看到一家书店,便走了进去。在书店里,李彦宏看到一排排关于计算机的图书,它们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科学与技术”的书架上。两节长长的书架上摆满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书,几乎全国各地出的计算机方面的书都囊括在内,这是阳泉的书店根本没法比的。而围在书架旁边的年轻人大都和李彦宏年龄相仿,他们还一边看一边相互讨论。看到这儿,李彦宏突然明白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了——阳泉的条件太差,自己与他们相比,根本不可能取得名次。

其实,他是在寻找或者创造一个更合适的平台,使每个人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骨子里好胜的李彦宏不允许自己在起跑时就落后于别人。

众所周知,决心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会督促着你奋发前进,而且在面对困难时,它还会支持你、鼓励你,让你的人生放射光芒,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李彦宏的父亲从小受过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对语言和文字有着一定的修养和功底,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孩子们。就这样,李彦宏的大姐影响了二姐,二姐又影响了三姐,三姐又影响了李彦宏。

李彦宏第一次去北大是在高一暑假,他是同三姐一起去的,那种感觉是李彦宏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在那时,他就深深喜欢上了北大。

高考,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正常的人生轨迹,参加高考既是人生的转折点,又是对个人的一种考验。过了这个坎,不管进不进大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感触颇多。可以说,高考是一座独木桥,桥的对面很可能就是幸福。然而,要想安全走过这座独木桥,就必须要经过一番磨炼。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座桥上摔下来,而成功到达彼岸的却只是少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付出的越多才会收获越多,不经历风雨是看不到彩虹的。

此外,他还为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在计划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几点开始读书,几点睡觉,一天做多少道试题,复习什么内容等,都有详细安排。他用知识武装自己,做到满怀信心地迎接每一场模拟考试。仅半年时间,他光是用来总结错误的本子就用掉了五六本,并且都是那种大本子。在当时,这些大本子可是他的一笔财富。

有人说,选择春天虽然拥有了明媚的阳光,但同时也得忍受刀一样的春风;选择秋天虽然拥有了硕果累累,但同时也得忍受痛苦的煎熬。可见,任何选择都会有付出,就像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一样。

机会总是垂青于身怀抱负的人。

而现在看来,这只是李彦宏的个人认识罢了。

一方面,他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讲座信息,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思维大厦——其实,也正是这一场接一场的精彩讲座,才塑造了李彦宏深邃而专注的思维模式。从顶尖专家学者身上,李彦宏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学习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借鉴了他们的成功方法,通过这些来逐渐完善自己的思想帝国。

当时,各大院校都流行出国留学,不想在原地打转的李彦宏也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当他的三姐从北大化学系出国之后,李彦宏更坚定了出国的决心。

为了留学,李彦宏过上了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图书馆看书。其实,图书馆的小道上也有星星点点的学友,他们和李彦宏有着同样的目标——考托福。

通常,李彦宏为了不让自己产生困意,会站在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看书,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双手和双脚都被冻伤了。

可比起远大的理想,这点又算什么呢?他苦中作乐,学着累着并快乐着。

考托福,对于很多国内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大难题。为了学好英语,李彦宏一有空就到北大英语听力教室,反复练习听力。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李彦宏的英语水平提高了许多。

可结果一上课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自己的英语同老师的英语比起来,差别太大。课堂上老师都用英语,而且说得非常快,常常是没等李彦宏反应过来,老师就开始接着说下句。至此,李彦宏傻眼了,骨子里的优越感顿时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布法罗的冰天雪地。

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方面,中国学生优于美国学生,但在计算机方面,中国学生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学生。美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热爱学习,而且在计算机方面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极富创造性,这无疑加大了李彦宏的压力。

于是李彦宏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为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像高考冲刺和备战托福一样拼命。他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然后熬夜编写程序,或者补习落下的功课。另外,他还从书店买来许多教材,开始自学。白天上课时,李彦宏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录下来,晚上再反复听录音,往往是一次录音听七八遍才能搞懂里面的内容。因此,他把吃饭睡觉的时间减到最少,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学习上。每到周末,同学们都出去玩,而李彦宏没有周末,陪伴他的只有浩瀚无边的书海。这是每一位想前进不想后退的中国留学生必须经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留学生涯递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一开始李彦宏从北大宽敞明亮的宿舍住到这个破烂不堪的地方,心便凉了一大截。与想象中的差别何止十万八千里,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在美留学会住上如此的“豪宅”。就是这样的房子,李彦宏也只是住了一个小房间,其他的房间则被别人租了。

所以,厨房、卫生间等都属于公共设施,同样,水费、电费、取暖费等需要大家平均分摊。但既来之则安之,李彦宏知道自己必须先学会适应。

大多数留学的学生都会在暑假里选择打工或者实习,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更为关键的是,这还能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大部分的留学生都家境优越,从小没有吃过苦,而打工则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为他们以后更好地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李彦宏的选择则都带有目的性,他不仅是想挣钱,更是从长远发展着眼,选择那些能锻炼自己才干的实习机会,最好是与计算机有关的,而不是单纯出卖体力。

当然,也有一些留学生选择去餐馆刷盘子,每小时挣六美元,一天下来收入非常可观,而李彦宏却没有这样选择,虽然他也需要钱。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个人的一些独特见解,松下公司总裁感觉到这个中国留学生不一般。但真正引起松下总裁重视的,是他在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特殊贡献。因此,在李彦宏结束实习要回学校的时候,松下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做兼职。后来,李彦宏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发表了光学字符识别效率算法的相关论文。而在实习期间就有如此成就的李彦宏,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其他人的眼中,像李彦宏这种人才,以后的路就是一条光明大道——博士、教授、学术权威人士。这条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甚至为了能走上这条大道,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但是,李彦宏不想顺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他意识到自己不喜欢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喜欢一些实际的研究。在松下实习期间,他就喜欢看商战故事,比如IBM、微软等巨头企业之间的“战争”。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这正是李彦宏喜欢的,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刺激和冒险。

李彦宏把自己放弃读博士而投身工业界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导师,这位开明的导师并没有阻拦和劝说他,而是同意了李彦宏的选择。之后,李彦宏离开了学校,进入了道·琼斯子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在学术上具有较深的造诣,并曾在贝尔实验室作过多年的研究。当时他看中了李彦宏的技术实力,对李彦宏非常赏识,并极力邀请。于是,李彦宏便应邀进入了这家公司,担任高级顾问之职。

正是由于当时的李彦宏接触了大量的金融新闻,才使得他具备了商业思维,拥有了商人的智慧。不知不觉中,他学会了用商业的眼光去衡量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人生和价值。他坚信技术可以改变生活,而也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获得了超链分析专利。

关于信息检索方面的学术会议,但他对这次会议的内容毫无兴趣可言,虽然表面上看他是在倾听,实际上他却在思考自己的问题。突然,他两眼放光,整个人显得很激动,因为一个灵感闯入了他的脑海,那就是超链分析,即把科学引文索引的机制跟web上的超级链接联系起来。

会议结束之后,他马上开始了这项研究,而经过一番努力后,他把想法变成了现实,并做出了一个搜索引擎的演示版。这在当时轰动不小,美国各大媒体都作过报道。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做《华尔街日报》网站,而李彦宏则负责《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的设计。老板认为,编辑和记者是公司最重要的部分,相比之下,软件设计和技术工程师就不那么重要了,技术工程师在这家公司的发展是受限的。

直到1999年7月6日,这项超链接技术才获得了美国专利。超链分析是新一代搜索引擎的关键技术,现已被世界各大搜索引擎所采用,而李彦宏则是这项技术的唯一持有人。

他一开始演示就引起了各位专家的兴趣,所以此时专家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李彦宏身上——他们意识到这套系统威力无比,因为它不但带有极强的指向性,还能自动摒弃垃圾网页,从而提高浏览网页的速度。而这项技术在当时的互联网领域,是绝对领先的。 经过这次展示,李彦宏备受关注,并受到众多互联网公司的邀请。最终,李彦宏选择了Infoseek公司。这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一语道出了李彦宏的心声——他说,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最大的荣耀就是能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使用自己的技术,用技术改变生活。这些话正合李彦宏的心意,从而打动了李彦宏。

接下来,李彦宏便去Infoseek公司进行讲演。一场精彩的讲演下来,李彦宏感受到了众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在以前的公司从未有过的——这是对技术创新的尊重,也是对他本人的尊重。

第2章 美国归来,上下求索成就百度伟业
从1991年到1999年,在海外的这八年里,李彦宏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同时他也看到了这八年间国内互联网行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浪、搜狐、网易、雅虎在中国从无人知晓到逐渐被接受,从无名小卒到名声大振。当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

此时的李彦宏在硅谷一家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担任首席架构师,而早已回国的网络精英张朝阳、王志东、邵亦波等人,则正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大显身手。

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幸福生活,可对于天生爱寻求刺激和冒险的李彦宏来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创业,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从而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李彦宏初进Infoseek时,是抱着让Infoseek保持世界第一的搜索技术的信念的,但后来他发现这一点很难实现。因为Infoseek公司在李彦宏刚加入的时候,是专做搜索引擎的,但后来公司决策者改变了发展策略,向传统媒体方向发展,而对搜索引擎的技术不再重视。

回国创业的愿望确立之后,李彦宏并没有立刻就鲁莽地行动,因为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大家听了他的讲座之后,都表示这项技术前景远大且市场广阔,纷纷劝他回国创业。此时,李彦宏的内心真的被打动了,但他仍然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直到1999年年底,李彦宏等的机会来了。10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建国50周年庆典,作为中国留学生的李彦宏受到了邀请,回国参加庆典。也正是这次回国,使李彦宏看到了属于他的机会,也就是说他等的创业时机终于成熟了。因为这时的中国人已经喜欢上了网络,并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网络的触角已经广泛延伸到了中国大地之上。此外,人们还把自己的E-mail印在名片上,有的还附上了个人网址,可见互联网的深入已悄悄改变了社会现状。

当时,在太太马东敏的引荐下,李彦宏认识了徐勇。徐勇是马东敏在北大的校友,生物学博士后,当时他正在硅谷拍一部纪录片,交际比较广,认识许多风险投资商。

李彦宏的许多想法和徐勇一致,特别是当李彦宏提及国内搜索引擎领域完全是一个空白时,徐勇不停地点头称是,并表示在国内一定会有很好的商机。

他们都拥有一种不安分的因子,喜欢冒险,希望做不同寻常的事业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社会。不同的是,徐勇热情外向,说话富有感染力,而李彦宏则内敛、沉稳,遇事喜欢思考。这两种性格的人一起合作,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这也是日后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保持高度默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大大小小的网站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网站公司成立,但也有不少网站面临倒闭,有的还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李彦宏和徐勇经过一番商量,确定了公司的赢利模式——做最好的搜索引擎卖给门户网站。

此时,合作伙伴有了,公司性质确定了,下一步就是解决资金问题了。

在李彦宏和徐勇的努力下,他们得到了三家投资商的支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二人的能说会道,关键在于他们看中了百度的中国概念、搜索技术优势和团队组合。他们相信只要有这三个因素,他们的投资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最终,李彦宏和徐勇选择了诚实合伙投资和半岛基金两家投资商。另一家投资商想单独进行投资,被李彦宏和徐勇谢绝了,因为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创始人对公司的管理。这一点是李彦宏在硅谷学到的经验,而事实也证明,他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

对于融资而来的120万美元,李彦宏非常珍惜,小心谨慎地使用着,本来这些钱计划使用半年,而李彦宏却做了一年的预算。正是由于他的稳健操作,才使得他们安全度过了互联网的寒冬。

对于这种互联网界的名人,李彦宏岂能错过?一心要做好搜索引擎的李彦宏决定一定要把这样的人才拉到百度,与其共同创造一番事业。

1999年,李彦宏作出了回国创业专做搜索引擎的决定之后,给刘建国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问他是否愿意加盟百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刘建国一直致力于搜索引擎方面的研究,当然十分愿意,但同时他也有些犹豫,毕竟李彦宏的百度和北京大学这所著名高等学府相比,显得太微不足道了。百度是否值得自己抛弃北大教授所拥有的一切优越条件呢?这个难题让刘建国一时间陷入了迷茫之中。

刘建国曾经申请了一个项目,名为“863”,为了这个项目,刘建国付出了一定的心血,而且准备十分充分,技术方面也占据优势,但是在第二轮的审核中却被刷下。这让刘建国十分不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最终,别人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你只是一个副教授,即使技术再好,也没有资格!”刘建国知道这是论资排辈惹的祸,所以他只能低头认输。虽然在此之前他研发了极具影响力的天网,虽然他已是IT界的名人,但由于国内IT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国内做得再好,他也很难成为世界计算机领域的先行者。

在一段时间内,这两位高手不断地通信,探讨关于搜索引擎技术及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几番探讨之后,他们发现与彼此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尽管如此,刘建国依旧有些担心,迟迟未作决定。

为解除刘建国的担忧,李彦宏把自己的简历发给了刘建国。刘建国通过各种关系多方调查关于李彦宏的一切——从李彦宏在北大学习到出国留学,再到Infoseek公司,刘建国都进行了调查。

其实,让刘建国决定加盟百度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看到了搜索引擎技术的巨大潜力以及北大的局限性,而且他认为,自己只有投入实业,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价值,也才能以自己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人。

刘建国经过慎重考虑后,在众人的反对之下递交了辞职报告。顶着家人和朋友们不理解的目光,刘建国加盟了还一无所有的百度公司,成为了百度公司在国内招聘的第一位员工。后来,在刘建国的介绍下,天网的周利民也加入了百度。 将军有了,下一步就是招兵了。

李彦宏在北大和清华的论坛里发了几则招聘信息,当天下午,就有一群学生前来面试。最终,李彦宏确定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崔珊珊、北京交通大学的郭眈、北大研究生雷鸣、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王啸,他们是百度招聘的第一批实习生。

2000年1月3日,是百度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百度公司在北大资源宾馆召开了百度第一次全体员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七人,其中包括:李彦宏、徐勇、刘建国、郭眈、雷鸣、王啸、崔珊珊,后来这七个人被称为百度“七剑客”。在会上,与会者并没有大谈特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商讨了搜索引擎的框架。

用崔珊珊的话说就是,不经意间推开门,不经意间就走入了历史。从刚开始的七人,到现在的7000多人,从最初的北大资源两个房间到现在总建筑面积为91500平方米的百度办公大楼,只用了短短九年的时间,他们就缔造了一个关于互联网的神话。

起初,公司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有一个由刘建国领导的研发部,而李彦宏和徐勇则主要负责管理运营及销售方面的事。这样可以集中力量进行搜索引擎的研发,尽早把产品推向市场。

由此看来,百度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软件,但这在当时却存在很大困难。因为当时的百度,除了技术人员与技术理念之外什么都没有,所有的程序都要一行行地写出来,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这让百度员工感到有些沉重。

然而,百度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公司里除了李彦宏和徐勇,其他人都刚从学校出来,思想单纯,关系也单纯,就是战友和同事,彼此之间很团结,很友好,没有钩心斗角、拉帮结派,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做专业的搜索引擎,然后卖给门户网站。

在这里,处处闪烁着思想碰撞的火花,郭眈曾说过,他最喜欢的就是和这里的一群聪明人说话,并会在不经意间产生灵感。

正是这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无数次思想的交流,承载了百度最初的艰辛和汗水。

然而,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百度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软件终于问世了。值得高兴的是,这比李彦宏当初承诺投资人的六个月提前了整整两个月。

产品出来之后就要找市场了,于是李彦宏利用各种机会和资源寻找自己的客户。经过多方努力,百度找到了第一家客户,那就是著名的硅谷动力。其实,李彦宏选择硅谷动力是有一定原因的,就像当初选择融资一样,他看中的是企业背后的价值。硅谷动力作为当时最著名的网站,具有一定的实力,李彦宏相信它一定能为百度带来无形的资产——硅谷动力一旦使用了百度的技术,就相当于为百度作了推广宣传。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作产品推广了,于是李彦宏决定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之后,百度把全部力量都放在了对产品和客户的拓展上。2000年8月,百度成功拿下了作为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网站,紧接着新浪、网易、263等大中型门户网站都成为了百度的客户。

虽然现在看来这有点幼稚可笑,但在当时,这却为很多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做能使企业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而且能够快速上市,甚至使新股票热销,股价不断上涨。

这是因为,新企业成立之后,会加大公司各项支出,并且大量地招聘员工,不惜一切代价地提高公司的营收数字,而有了这些他们就可以申请上市,然后再抛出股票套现,从而套得一笔惊人的财富。正是由于这些所谓的“.com”公司的不断成立和上市,造成了网络泡沫的破灭。

2000年,对于互联网来说是个寒冬之年。

曾被投资者当成宠儿的网络股再无人问津,本来计划有11家互联网企业上市,但最终上市的只有两家,其他九家由于销售额度或资金不够而无限期延长了上市计划。中国的新浪、搜狐等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也遭到狠狠的打击,而网易的股价也是一跌再跌。

许多风险投资商倾家荡产,输得惨不忍睹。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大举裁员,以致成千上万的IT人才失业在家。

由于不停地扩大市场和公司一系列的运作,最初融资的120万美元快用尽了,如果在此之前融不到第二笔资金,刚有业绩的百度无疑会后路断绝。因此,李彦宏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行第二次融资。

那么,为什么要在钱还没有用完的时候就准备融资呢?对此李彦宏表示,如果等你把所有的钱花完了,那么在你急需用钱来救命的时候,就很难与投资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那时你的地位、身价等一切都会低人一等。

在当时互联网市场一片萧条的情况下,融资无疑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几乎所有的投资人对互联网行业都不屑一顾,甚至避而远之,因为这是个无底洞,谁也不愿意再投钱。前几个月还一片风光的网站,几个月下来不是处于半睡状态就是趁早关门,因为它们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撑。

因为投资商投钱进来之后,就会拥有一定的股份,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运作。所以一定要全方位地慎重考虑,不能仅仅为了取得眼前的融资,而忽略了以后事关公司发展的长远大计。

每一位投资商都有精明的头脑,在当时互联网行业的恶劣环境下,谁也不想让自己的钱打水漂。因此,想让他们掏钱投资百度,其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但李彦宏还是不断地向他所选择的投资商们苦口婆心地介绍、劝说,用各种方式证明百度的潜力及未来的美好,而换来的却只有投资商们的摇头摆手。

对此,李彦宏有些失望,他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他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2000年9月,李彦宏收到了由德丰杰和IDG共同投资的1000万美元。德丰杰的负责人称赞李彦宏的百度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公司;IDG的负责人说:“我相信李彦宏的魄力和能力,在他的领导下,百度一定能够发展起来。”事实证明这两家投资商的眼光没错——后来百度上市之后,他们获得了百倍的回报。

在大家一阵欢呼之后,他又马上宣布了更让人激动的消息:公司的全体员工涨5%的工资!从此以后,员工们的干劲更足了,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百度发展了,个人才能更好地发展。

虽然资金到位了,李彦宏却又为公司缺少搜索引擎技术人员而发愁。

当时在中国,真正懂得搜索技术与产品的人才并不多,百度作为专业的搜索引擎公司,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当专业的队伍。但如何寻找这方面的人才来组建队伍呢?李彦宏把这个重任放在了王湛身上。王湛当时是百度的市场经理,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及制定百度现有产品的改进策略等工作。为尽快搜索到这样的人才,王湛提出在网上成立一个由关心中国搜索引擎的网友组成的搜索俱乐部,以此为平台,共同探讨中国搜索引擎的发展,从而笼络一部分人才。

百度前任产品副总裁俞军,就是通过这个搜索俱乐部被王湛发现,从而加入百度的。

面对互联网的寒冬,百度阔步向前,在寒冬中绽放春意。此时,好产品有了,好团队有了,而且产品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百度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大好。

2001年前后,中国承受着网络泡沫破灭的疼痛,并且这种疼痛还在延续着。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已从昨日的辉煌跌入黑暗,底子薄弱的以破产告终,底子厚实的紧勒腰带,咬牙死撑,希望能撑到温暖的春天。和这些互联网公司相比,李彦宏经营的百度算是稳步发展,一切按预定计划前进,没受到什么影响。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李彦宏及百度其他领导人的决策和商业掌控能力,二是得益于此前产品的成功让百度的员工对公司充满信心。

当时,百度垄断了国内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技术服务市场,国内80%的门户网站都采用百度的搜索技术,并且随着搜索量的不断增加,属于百度的这一块市场也一直增长,这称得上是一件喜事。但是尽管付出这么多的心血,做出这么好的成绩,百度的资金却入不敷出,根本不赚钱。如果一个公司光赔钱不赚钱,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换而言之,就是离破产不远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局面,并不是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百度公司和其他几大门户网站的利益问题。当时使用百度搜索技术服务的有好多网站,比较有实力的有新浪、搜狐、网易等,他们深知自身对搜索引擎的需要,并且自从使用了这项服务之后,网站流量就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他们在搜索引擎方面不但不愿意付出更多资金,而且还把这一块的技术费压低甚至拖欠。极富商业头脑的他们认为,向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加载一个搜索框,除了能提升流量之外,网站自身根本没有赢利,根本不像新开个频道那样赚钱。

此时,百度陷入了两种困境之中,它们犹如两把利刃插在了李彦宏及百度领导者的面前,让他们进退两难。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流量不断提升,来自门户网站用户的搜索请求量也在不断扩大,以当时的硬件设施根本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升级,而这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一些门户网站还在搜索引擎技术服务上讨价还价,一再压价,更别说多支付一点钱了。百度作为一家公司,特别是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企业,如果不赢利,拿什么去偿还股东们的投资?所以百度一定要赢利,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入不敷出的商业模式,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此时,李彦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中,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将百度狭窄的路子拓宽呢?

这时他们已经意识到,公司以前的定位不是十分理想,毕竟为门户网站打工不是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如果门户网站连他们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就根本不可能把食物分给为他们打工的百度。所以,公司必须重新定位,找出新的赢利模式,从而拓展公司发展的路子。

百度股东们认为这一模式可以在中国打开市场,让百度重新焕发光彩。看着股东们态度坚决,而且眼前也没有更好的路子,李彦宏只好同意了。于是,百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这一系统。然而,当系统做好,他们满怀信心地把产品推向市场时,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许多网站将他们拒之门外,说根本不需要。这时,股东们才明白,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毕竟不一样。由于两种文化环境、文化性格之间存在太大的差距,所以造成了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巨大差异。但此时后悔已晚,没有人会为他们的产品埋单。

当时正是互联网的寒冬期,国内许多门户网站都面临困境,各大网站的业务冷冷清清,他们为了省钱,宁愿选择最便宜的技术也不要最好的技术。更让李彦宏想不到的是,互联网泡沫之后,有许多门户网站意识到搜索引擎的重要性,改变了发展策略,不再购买百度的服务,而是自己开发搜索技术。至此,李彦宏意识到,百度转换商业模式已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李彦宏深深地思索着,试过几条新路子均行不通,究竟如何才能找到适合百度发展的新路子呢?这段时间是李彦宏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都说万千大道通罗马,可百度的这条道在哪里呢?李彦宏总感觉身上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却无处可施,以致这股力量让他浑身难受,所以他需要马上找到突破口,把这股力量释放出来。而这突破口就是挽救百度的办法,但是好办法岂是一天两天就能想出来的!

因此,百度的股东们也劝李彦宏搞网络游戏和短信平台,以摆脱百度的困境,先把长远发展放在一边,等赚到钱之后再为百度定性。可是李彦宏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改变公司的发展策略,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他不能为了一时赚钱而放弃长远计划,更不可能放弃搜索技术。他认为,中文搜索这一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找到适合百度成长的发展模式才是主要的。

但是适合百度成长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呢?李彦宏左思右想,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之后,他终于想到了真正适合百度的发展模式——做独立的搜索引擎公司,直接面对终端用户。

同年4月,Excite首期200万股股票上市,李彦宏也在此时想到了如何解决搜索引擎的作弊问题。经过自己的苦心研究,他终于创建了超链分析(ESP)技术,这项技术率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的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而且该技术还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成功地应用到Infoseek的Go.com的搜索引擎中。这一项专利技术的发明及成功运用,对世界互联网搜索引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世界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进入了第二个技术时代。

到1999年年底,超链分析技术已被全世界主流的搜索引擎公司所使用,但它并没有促进搜索引擎公司的发展。有关人士分析,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拥有多么超前的技术,如果这项技术不能让企业产生相应的经济利益,得到相应的回报,企业还是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这个模式可以这样理解:所有商业类词汇,都以关键词竞价,按竞价网站的出价多少,决定搜索结果的排列顺序,搜索结果被点击时支付费用。实际上,就是一种按效果支付费用的网络推广方式。这种推广方式有独特的优点,即少量投入就能给企业带来许多潜在的客户,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而这种投入与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投入相比,花费要少得多。事实上,一般的中小企业也根本不可能会花巨资在电视、报纸上作宣传,Goto.com公司推出的这种网络推广方式,既便宜,覆盖面又广,正满足了它们的需求,因此深受它们的欢迎。

Goto.com公司的成功启发了李彦宏,他认为百度可以借鉴Goto.com公司的商业模式,采用付费排名模式。而且他认为,这是百度选择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彦宏结合中国市场的现状,决定百度做独立的搜索引擎,采取的商业模式为竞价排名,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搜索推广。

所以,股东们认为,在全球互联网行业一片清冷的状态下,百度最好还是稳扎稳打,少冒险,尽量别再出错,因为就目前的百度而言,已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了。站在投资人的立场,股东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谁也不希望自己投资的大把金钱化为泡沫收不回来。

但这次,李彦宏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坚持己见的态度几近疯狂,或者说是失去了理智。李彦宏因激动声音都有些发抖,这不得不让股东们重新思考问题。李彦宏深知,这场会议的结果决定着百度的未来和发展,事关百度的命运,所以他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服股东们。所以,这次会议,李彦宏用电话和股东们沟通的时间长达几个小时。

此时,李彦宏发火了,他一气之下把自己的手机狠狠地摔在桌上,然后大声吼道:“如果百度不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我就不干了!” 李彦宏吼出的这一句话并非气话,确实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百度不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那再继续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一走了之。虽然一向自信的李彦宏这次遭遇了很大的挑战,但他天生倔强、冒险、不服输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一切,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就没有人能够改变,特别是在关乎百度命运的大事上他更是不会让步。

有决心才会有力量,决心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股东们告诉李彦宏,并不是他的那些论据打动了他们,而是他的那种态度。可见,百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李彦宏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

怎样才能用有限的资金做好它的推广宣传工作,把百度推向每一位用户,让他们熟悉并使用它呢?这让李彦宏及百度其他的管理者们头疼不已。虽然他们绞尽脑汁,但始终没有想出一条良策。不过,命运之神似乎特别关照李彦宏,正当他煞费苦心而无计可施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而这件事大大提高了百度的知名度,为它吸引了更多的流量,可在此过程中百度却分文未花。

事情源于新浪拖欠百度的技术服务费,百度多次催讨,他们仍一拖再拖。当时百度正值困难时期,这些钱对其他企业来说也许只是小小的一笔费用,可对百度来说却是需要用来解燃眉之急的。于是,急需用钱的百度一气之下就停止给新浪服务了。 作为负责营销的百度市场总监毕胜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营销的良机,可以借此推广百度。商场如战场,在优秀的营销者眼中,处处都充满着为自己营销造势的商机。

于是毕胜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借着新浪的影响力推广百度。

经过新浪和百度双方领导人的交涉,最终达成共识,新浪结清了欠百度的技术服务费,百度继续为新浪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然而,当百度在为新浪服务了一个季度之后,新浪就中止了和百度的合作,转而与Google合作。从表面上看,这次事件使百度少了一个大客户,实际上百度却获利丰厚——分文未投就打响了知名度,还收上了全部欠款。由于百度的名声大振,所以其业务量也不断提升。

李彦宏意识到,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在短时间内提高搜索引擎技术,各方面的指标不仅要达到Google的标准,甚至要超过Google,这样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最终走向灭亡。

顾名思义,闪电就是速度快、力量大。制订这样一个计划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成就,让百度提升一个层次,争取做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这样计划一旦成功,就不用担心会被Google打败了。

那时的李彦宏由于过度劳累,经常住院。

有一次,以雷鸣为首的几位技术人员去看望李彦宏。李彦宏看到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知道他们的底气不足,便耐心地和他们进行了一番探讨和交流。在李彦宏的开导之下,大家渐渐有了信心。于是,百度员工又回到了创业初期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中了,经常加班加点,彻夜奋战也成了家常便饭。

怎么把百度推出去,让以前使用Google的中国人改用百度,让中国人知道百度比Google更好用,更适合中国人,这些是李彦宏思索最多的问题。然而,百度到底好不好呢?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有了至今仍被人们讨论的“万人公测”活动。

结果很明显,百度已经超过了Google,成为中国网民的首选。而且,这次公测也证实了百度具备了和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并让对搜索引擎不是很了解的中国用户充分认识了百度,又一次提高了百度的知名度。这一次活动,可以说是百度实施的又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

百度上市,早在李彦宏的计划之中。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公司已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相对完整的团队,有了相对稳定的业务模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李彦宏认为百度可以上市了。早在2003年,就有很多家投资银行想做百度股票的承销商,经过选择,李彦宏最终确定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高盛为主承销商。投资银行派人进入百度,协助上市事宜。由于当时百度发展太快,招股说明书里的大部分数据经常需要更新。2004年,百度进行内部拆股,所有员工的期权都翻了一番。

按照百度当时的估值1.5亿美元计算出,第三轮融资的每股价格是6美元,是第一次融资时股价的200倍。当李彦宏把这个数字告诉潜在投资人时,他们都说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之所以让Google成为投资者之一,李彦宏有自己的想法。Google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都比百度强大许多倍,如果不同意它入股,说不定百度会遭到不测。此时的百度需要的是尽快提升自己,壮大实力。在此之前,许多美国人并不知道百度,但却熟知Google,一旦有了Google的入股,美国人就会相信百度的实力,这在无形中就提升了百度的影响力。

成功融资之后,李彦宏又为百度解决了一件大事,即CFO(首席财务官)的问题。

实际上,当时的百度并不缺钱,根本不需要融资,那么,为什么李彦宏要让百度上市呢? 李彦宏认为,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信誉不好,让国际投资者不信任,加之百度的目标就是做中文搜索引擎的领导者,称霸世界搜索行业。如此一来,就必须要通过上市,才能消除国际投资人的不信任,从而获得他们长期的支持,达到百度称霸世界搜索行业的目的。再者,公司上市还能提高百度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开拓市场。此外,上市也是百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以及真正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2005年7月13日,百度向美国纳斯达克提交了上市申请书。7月中旬,百度发布招股说明书。7月19日,为了赢得上市那一刻的精彩,李彦宏开始了艰难的路演。路演是国际上采用的证券发行推广方式,是证券发行商发行证券前针对机构投资者的推介活动。在活动中,公司向投资者详细介绍公司的业绩、产品、发展方向等,以加深投资者的认知程度,了解投资人的投资意向,发现需求和价值定位。

21日,路演开始。路演一般在午餐会、晚餐会时举行。所谓餐会,就是路演过程中银行家和投资者交流的一种常用形式。用李彦宏的话说:“餐会就是他们坐在那里吃,我们站在前面讲。”有时候,他们也直接到一些潜在投资者的办公室里谈。

在香港路演的第一天,百度股票的订单超出了发行总数,下单率达90%以上。李彦宏他们在香港待了四天,时间安排非常紧。每天早上7点开始路演,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一天之中最多要开十几个会,这让李彦宏和王湛生的身体严重透支。但在他们看来,这与大量的订单相比,不算什么。

在美国进行路演时,由于往返于多个城市,时间紧,任务重,李彦宏干脆租了架小型飞机。参加路演的百度人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吃饭睡觉都没了规律,睡觉时间最多不超过四个小时,有时候实在累极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醒后就接着处理那一大堆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休息就是一种奢侈,而且咖啡成了他们每个人的必需品——每天靠咖啡支撑精神。

路演持续了20多天,李彦宏和他的团队,每个人都瘦了一大圈。但每一番努力之后,都必会获得加倍的回报。路演的成功,形成了巨大的卖方市场,对此李彦宏一脸欣慰,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埃里克·斯密特走后,李彦宏担心持有百度2.6%股权的股东Google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即百度如果在美国上市,Google极有可能在二级市场收购百度的股份,从而取得对百度的控制权。商场就是战场,虽然不见硝烟,却更为残酷。要想不在商场一败涂地,就只能靠周全、缜密的考虑,因此,整个上市方案不能有一点疏忽。于是,针对Google极有可能出现的恶意收购,李彦宏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那就是“牛卡计划”。

“牛卡计划”是一种反恶意收购的计划,具体是指公司在招股(IPO)中提供双重级别的普通股,这两种股票具有两种级别完全不同的投票权。具体而言,就是百度采用这种方式,将上市后的百度股份分为A类、B类股票,即在美国股市新发行股票称做A类股票,在表决权中,每股为一票;而创始人股份为B类股票,即原始股,其表决权为每股十票。也就是说,在公司上市前所有股东们持有的股份均为原始股,而一旦原始股出售,即从B类股转为A类股,其表决权立即就下降十倍。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每股的表决权:流通股每股为一票,而创始人所持股份为B类股票,其表决权为每股十票。但这两类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一样,只有在表决的时候,B类股票的表决权才会乘以十倍。这样一来,原始股东在董事会表决公司重大事务的时候将具有极大的表决权和影响力。 很显然,这种表决权的集中将有效阻碍他人窥探公司的野心。具体到百度身上,只要公司创始人所持股份在11.3%以上,即可获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单李彦宏一个人的实际股份就有25.8%,除非他想卖掉百度,如若不然,任何想通过股票市场收购百度的企图都无法实现。

其实,当初李彦宏提出“牛卡计划”时,投资人都不支持。因为在历史上,Google在上市之前为了防止恶意收购也采用过同样的计划,但这个计划却给Google带来了许多麻烦,引起了投资人的不满。而面对舆论的压力,Google最终不得不降低股票的发行价格,让投资人的利益大打折扣。另一个原因是这样一来,百度的管理层将获得公司的所有决策权,投资人将失去对公司的实际控制能力。并且,当时舆论界也都认为,就算百度按照美国证券法的要求成功上市了,很可能下场也和Google一样,不可能取得圆满成功。

可以说,百度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的骄傲,对中国十分重要。而要想让百度永远属于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牛卡计划”。其实,这么一家前景如此美好的公司的首次募股计划如此保守,最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此。

“牛卡计划”的完美实施,斩断了Google的收购之路,让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仍然属于中国。李彦宏说,百度不让予Google的根本原因,就是要抵制美国的信息霸权主义,因为搜索引擎可以通过搜索结果的差异,将设计者的意志强加给用户。

从“牛卡计划”就可以看出李彦宏长远的发展眼光,因为此举不仅可以确保百度在投资者、股东的压力之下保持独立决策,还能确保创始人对公司的持续掌控权。显然,这样一来,李彦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经营公司、维持公司独立的性格及风格了。

美国时间8月4日晚,百度上市的前一天晚上,李彦宏和王湛生等人激动得一夜难眠。 百度刚开始定价是每股17到19美元,经过一番路演,最终百度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每股27美元。李彦宏感觉尽管目前这个价位有点低,但也为股票上涨留下了空间。

李彦宏也从刚开始的一脸沉稳变成两眼流泪,这位搜索引擎的巨人再也不能平静了,他内心的激动都化作了泪水。同样,公司其他高层也都激动得落泪了。

11点40分,百度的第一笔交易完成,以66美元的价格开盘,这比27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200%还多,以致让投资人兴奋得不知所措。 掌声、欢呼声不断响起,所有人拥抱在一起。在经历了六年的风雨之后,承载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心血的百度,在此刻终于得到了认可,李彦宏的心中百感交集,热泪直流。可以说,这泪水是他六年来血和泪的凝聚。

李彦宏给刘建国打电话,告诉他百度成功上市的喜讯,而刘建国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总之,所有的百度人在此刻都异常激动。回想百度始立之初,那两间小小的办公室,仅有的七名员工,当时李彦宏就对大家说,百度将来一定会上市,但那时大家都认为太过遥远,根本不敢想象。没想到短短的六年时间,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望就实现了。 下午2点左右,百度的股价超过了100美元。 下午4点,李彦宏启动了纳斯达克的闭市仪式,收盘价格定在了122.54美元。此时,百度市值为39.58亿美元。 李彦宏以22.9%的百度股份,身价超过九亿美元。同时,百度内部也诞生了一大批千万富翁及百万富翁。

短短24个小时内,从27美元的股价一路狂升,收报122.54美元,比始发价27美元整整上涨了354%。这不仅创下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纳市的最高首日上市涨幅,更是美国股市231年来外国上市公司股票上涨的最高纪录,百度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中上市当日收益最多的十大股票之一,成为唯一一个上市首日股价超过100美元的公司,创下了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

百度的成功上市,无异于引发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热潮。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李彦宏和他的百度,让中国互联网和中国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二度升温,为中国互联网以及中国人在美国赚足了面子。

百度的成功上市,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重心。对于百度股价大幅度上涨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这要归功于Google过去一年在股市的表现。而李彦宏却认为,百度股份的上涨虽然与Google多少有些关系,但并不完全取决于Google,主要作用还在于百度自身的价值。 百度的长期投资者们得到了相当高的回报,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百度每次融资估值都会那么高。虽然有许多的不理解,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地欢迎这种回报。

针对百度上市的惊人表现,也有评论称,百度上市的首日表现,让人们联想到1999年,那一年,互联网泡沫盛行。对此,人们不由得担心泡沫会再次降临国内,因为百度的高股价的背后,并没有相应的公司业绩提供支持。 李彦宏针对百度的股价问题曾表示,很难评价百度股价的合理性,但百度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股价,而是专注于百度的业务及发展。 针对盛大、百度、公众等互联网公司在美国的上市,有人认为,中国互联网进入了第二个泡沫时代。然而,在李彦宏看来,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之所以形成,是由于当时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先招人再上市圈钱,圈钱之后才干事情,所以赢利能力很难保证;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上市之前就具有非常强的赢利能力,潜力也非常大,因此就不能与泡沫联系在一起。

百度上市的第二天,国内外媒体对百度上市进行了大量报道。媒体称百度是一夜暴富,把焦点都放在了百度超出想象的高股价上面,却很少有提及百度自身的努力和实力,这让李彦宏有些反感。因为百度从一无所有到今天取得成就,并不是偶然或一夜暴富,而是通过所有百度人六年来的艰苦打拼换来的。在以前,中国公司都是在打折之后上市,而百度则是全价上市。百度股价的高涨说明了中国公司的真正价值,说明百度的实力已被世界所认可。但是,国内的媒体都把焦点集中在了百度的股价上,却看不到百度上市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在李彦宏看来,百度成功上市是中国的光荣,也是每位中国人的骄傲,也对中国的IT产业影响巨大。 回到公司之后,李彦宏发表了一番讲话,道出了百度成功上市的意义、百度以后的发展方向及李彦宏的信念。

此后,人们很少在媒体上看到李彦宏。

事实上,李彦宏一直很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百度的上市让他必须提高自己的曝光度,现在他终于可以远离那些刺眼的聚光灯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nMaoSpace/p/1485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