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可见物质为 4%,暗物质和暗能量占 96% 是怎么算出来的?

回忆一下高中时学的万有引力定律那一部分的知识:离恒星越远的行星,线速度越慢。

具体一点来说,因为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所以:

frac{mv^{2}}{r} =frac{GMm}{r^{2}}

可以推出:

vpropto frac{1}{sqrt{r} }

同样地,对于一个旋转的星系来说,其线速度与轨道半径关系大致应该是这样(图片均来自网络):

然而当我们实际观测星系的时候,(利用光谱红移等等现象)发现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完全不是这样!!而是这样(图中B曲线):

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加,线速度竟然趋近一个常数!

这里有视频: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File%3AGalaxy_rotation_under_the_influence_of_dark_matter.ogv

这怎么解释?

于是人们推测,可能星系中存在大量我们目前观测不到的物质,使得星系密度与半径有如下关系:


ho (r)=frac{K}{r^{2}},K是一个常数。

根据 Newton's Shell Theorem 可得:

frac{mv^{2}}{r} =frac{GM(<r)m}{r^{2}}

(依然是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但万有引力只跟距离r以内的质量有关系。)

两边消去m,

frac{v^{2}}{r} =frac{GM(<r)}{r^{2}}

那么距离r以内的质量M(<r)怎么计算呢?

M(<r)=int_{0}^{r} 4pi r'^{2}dr' 
ho(r')

上式其实就是质量等于体积乘密度啦,只不过因为密度随距离变化,所以需要用积分。M(<r)带入之前的式子里,得到:

frac{v^{2}}{r} =frac{G  }{r^{2}} int_{0}^{r} 4pi r'^{2}dr' frac{K}{r'^{2}}

化简得到:

v^2=4pi GK

v=sqrt{4pi GK}

当我们假设了存在观测不到的物质后,v就是一个常数了!!

而且当我们知道线速度之后,就可以算出K=frac{v^2}{4pi G}的值。

代入到密度的函数中:


ho (r)=frac{K}{r^{2}}=frac{v^{2}}{4pi Gr^{2}}

于是星系的质量为:

M_{Galaxy}=int_{0}^{r_{max}} 
ho(r') 4pi r'^{2}dr' =frac{v^{2}r_{max}}{G}

一般来说,星系的半径r_{max}在100~200kpc之间(这里我代入100kpc),线速度约为220km/s。于是可以算出星系的质量约为:

M_{Galaxy}approx 2	imes 10^{42}kg

而太阳的质量约为:

M_{Sun}approx 2	imes10^{30}kg

也就是说,M_{Galaxy}approx 10^{12}M_{Sun}

而我们能观测到的星系质量约为:

M_{Visible}approx 10^{11}M_{Sun}

所以,这么算下来我们能观测到的质量大概只占总质量的10%,如果代入更大的r_{max},就发现这个比例更小。

具体可见:Galaxy rotation curve

评论里有人问可观测的质量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有不少,我大概说一下:可以通过观测binary stars(联星)的运动算出来;也可以通过luminosity(光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算出来;也可以通过恒星oscillate的轨迹算出其密度,然后求得质量。

知道了各种恒星的质量之后,就可以测量它们发出的光,然后计算它们各自的M/L(Mass-to-light ratio)。然后对于一个给定的星系,观测其发出的光,然后乘上M/L,就可以得到星系的质量了。

来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11154#answer-24163708

知乎上真是各路大神。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ushrooms/p/517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