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 错误检测与修复

简介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不会存在任何数据库的损坏,就像我们不会将一些严重意外情况列入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一样,而一旦这类事情发生,一定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非常显著的影响,在SQL Server中也同样如此,或许几年内您没有遇见过数据库中出现这类情况,而一旦遇见这类情况,往往伴随着数据的丢失,宕机,严重甚至您本身的职业生涯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这类情况,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损坏方面的知识,以便我们能够事前准备,事后能够处理。本篇文章会对数据库损坏的原因、现象、事前和事后的一些处理方法以及简单的修复方法进行探讨。

数据库为什么会损坏?

    在了解数据库损坏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SQL Server是如何将数据保存到数据文件(MDF、NDF等)。无论更新还是插入数据,数据都需要首先在内存中的Buffer Pool驻留,然后通过CheckPoint和Lazy Writer等过程将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在这个过程中,数据脏页由内存写入持久化的IO子系统,在此期间,按照IO子系统的不同,数据可能经过这几层:

  • Windows(写数据一定调用的是WINDOWS API)
  • Windows底层的中间层(杀毒软件,磁盘加密系统)
  • 网卡、路由器、交换机、光钎、网线等(如果IO子系统不是直连的话)
  • SAN控制器(如果使用了SAN)
  • RAID控制器(IO子系统做了RAID)
  • 磁盘或SSD等持久化存储器

    因此,数据页被写入持久化存储期间,可能经过上述列表中的几项。在经历上述过程中,硬件环境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电压是否稳定、断电、温度过高或过低、潮湿程度等,而软件方面,由于软件都是人写的,因此就可能存在BUG,这些都可能导致数据页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

   此外,影响磁盘的因素也包括电压是否稳定、灰尘等因素,这些也有可能引起磁盘坏道或整体损坏。

   上面提到的所有因素都可以被归结为IO子系统。因此,造成数据损坏的情况绝大部分是由IO子系统引起的,还有非常非常小的概率内存芯片也会导致数据页损坏,但这部分情况微乎其微,因此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上面提到的这些导致数据损坏的原因都属于天灾,还有一些人祸。比如说通过编辑器等手动编辑数据文件、数据库中还有需要Redo和Undo的事务时(也就是没有Clean Shutdown)删除了日志文件(通常会导致数据库质疑)。

数据库错误检测

    如果我们希望对于数据一致性的检查更加的激进,那我们应该定期使用CheckDB来检查数据的一致性,而不至于在生产时间数据被读取时才能发现错误。

    CheckDB命令会对整个数据库做所有的一致性检查。当检查对象是Master数据库时,CheckDB还会检查ResourceDB。   

DBCC CHECKDB -- 检测数据库错误
DBCC CHECKALLOC -- 检测分配单元错误
DBCC CHECKTABLE -- 检索所有表一致性错误
DBCC CHECKCATALOG -- 检测元数据错误

数据库错误修复

use master 
declare @databaseName varchar(255) 
set @databaseName='数据库名称' 
exec sp_dboption @databaseName, N'single', N'true'  -- 将目标数据库置为单用户状态 
dbcc checkdb(@databaseName,REPAIR_ALLOW_DATA_LOSS) 
dbcc checkdb(@databaseName,REPAIR_REBUILD) 
exec sp_dboption @databaseName, N'single', N'false' -- 将目标数据库置为多用户状态 

 

数据表错误修复

use 数据库名称 
declare @databaseName varchar(255),@dataTableName 
set @databaseName ='数据库名称'
set @dataTableName ='数据表名称'
exec sp_dboption @databaseName ,'single user','true' 
dbcc checktable(@dataTableName ,REPAIR_ALLOW_DATA_LOSS) 
dbcc checktable(@dataTableName ,REPAIR_REBUILD)  
exec sp_dboption @databaseName ,'single user','false' 

 

数据表索引错误修复

DBCC DBREINDEX (表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uNet/p/603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