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

1. 介绍

冒泡排序(Bubble Sorting)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待排序序列从前向后(从下标较小的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值,若发现逆序则交换,使值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前移向后部,就象水底下的气泡一样逐渐向上冒。

假设数组长度为n,冒泡排序共执行n-1次排序,在第i次排序中对从第一个元素到第n-i个元素进行两两遍历,如果右边小于左边则进行交换。

优化:因为排序的过程中,各元素不断接近自己的位置,如果一趟比较下来没有进行过交换,就说明序列有序,因此要在排序过程中设置一个标志flag判断元素是否进行过交换。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比较。

2.演示示例

1)一共进行(数组大小-1)次大的循环

2)每一趟排序的次数在逐渐减小

3)如果在某趟排序中,没有进行一次交换,可以提前结束冒泡排序。

4)时间复杂度:O(n2)

3.代码实现

代码的实现从后往前遍历两两元素比较,大的往后替换,每次确定最小值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 arr){
    int temp;//临时变量
    for(int i=0; i<arr.length-1; i++){   //表示趟数,一共arr.length-1次。
        for(int j=arr.length-1; j>i; j--){
            if(arr[j] < arr[j-1]){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4.优化

如果在某趟排序中,没有进行一次交换,可以提前结束冒泡排序。

方案:

设置标志位flag,如果发生了交换flag设置为true;如果没有交换就设置为false。
这样当一轮比较结束后如果flag仍为false,即:这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据的顺序已经排好,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1(int [] arr){
    int temp;//临时变量
    boolean flag;//是否交换的标志
    for(int i=0; i<arr.length-1; i++){   //表示趟数,一共 arr.length-1 次
        // 每次遍历标志位都要先置为false,才能判断后面的元素是否发生了交换
        flag = false;

        for(int j=arr.length-1; j>i; j--){ //选出该趟排序的最大值往后移动
            if(arr[j] < arr[j-1]){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flag = true;    //只要有发生了交换,flag就置为true
            }
        }
        // 判断标志位是否为false,如果为false,说明后面的元素已经有序,就直接return
        if(!flag) break;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WCloud/p/1124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