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软件工程实践第一次结对作业

2020 软件工程实践第一次个人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软件工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homework/11224
这个作业的目标 结对需求分析,原型图的制作,阅读感受分享
学号 031802114黄颜熠 031802131吴鹏辉

一、任务规划

PSP 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 计划
Estimate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30 60
Development 开发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300 480
Design Spec 生成设计文档 20 30
Design Review 设计复审 60 120
Coding Standard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Design 具体设计
Coding 具体编码
Code Review 代码复审
Test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Reporting 报告
Test Report 测试报告
Size Measurement 计算工作量 30 60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120 120
合计 560 870

二、NABCD模型

Need (需求)

    在该项目中,客户的主要痛点是毕业的学长学姐和学弟学妹们无法便利的获取彼此的信息并建立联系,造成学长学姐内推资源的浪费和学弟学妹的决策困惑。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实验室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平台,使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能够较为方便的发布内推,上传自己拥有的资料,获取实验室同门的联系电话,QQ等等开放的信息。

    1. 在校生:需要能添加信息并设置可见权限;需要了解各个实验室毕业的学长学姐的去向、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入该实验室需要的知识技能等等来决定是否选择该实验室;需要能查询到学长学姐的信息,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咨询。需要能便捷的查询不同地域工作的实验室毕业生。
    2. 毕业生:需要能添加信息并设置可见权限;需要了解学弟学妹们的研究方向以及会的技能,以便能提供学术以及就业上的指导与帮助;可以上传自己学习或工作中有用的资料供学弟学妹们参考;需要能通过资料卡了解相关信息。
    3. 导师(管理员):需要能够管理实验室首页的信息;需要能授权向用户展示实验室的设备;需要能对申请加入的在校生进行审批,对已有的成员树进行修改。

  • 用例图:

  • 类图:

Approach (做法)

  • 项目形式:由于手机的高度普及以及使用的便利且拥有较为完整的开发工具,相较于PC端更加便利。于是我们借鉴了一些社交软件的体系,决定开发一款手机APP。

  • 组织形式:可以通过账号密码登陆,由管理员审核通过,发送邮件告知用户注册成功,保证了安全性。用户补充自己的工作岗位、毕业时间、研究方向等信息形成资料卡,设定他人可见的内容,保障了用户的隐私性。可以申请将自己添加到导师(实验室)树中,导师可以修改实验室的简介以及成员树,用户也可以及时进行信息更新,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性。

  • 交互方式:支持好友与非好友之间进行沟通,可以发送文件,拨打在线电话,分享收藏,发起群聊等功能。毕业生可以发布内推需求,在校生可以请求实习机会等等以通知的形式表示,保证了APP的实用性。

  • 存储方式:类似资料夹的主页设计存储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和学长学姐,配以模块化界面来满足用户的兴奋需求;采用高德地图接口来导入中国地图,在地图上加入毕业实验室学生的位置,点击位置可以展开一个城市的所有所属实验室的历届毕业生,点击即可查看毕业学生的信息。

  • 查询方式:使用检索功能可以查询实验室,也可以查询已经注册的毕业生和在校生的信息。而查询的范围仅仅限于自己所认证的学校,保证的信息的相对封闭性。

Benefit(好处)

  1. 能够很好的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关于实验室学长去向和导师研究方向的信息,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2. 可以让学长学姐直观了解学弟学妹的基本情况,能更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给出合适的问题解答,更便于其进行内推。
  3. 保证了隐私性与有序性,也提供了交流的合适平台,拥有多种联系方式。
  4. 美观的主页与流畅简洁的交互可以满足用户兴奋需求,刺激更多用户使用我们的app。
  5. 通过与学长学姐的交流,让同学们清晰的了解就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方便同学们有目的性的学习知识技能。

Competitors(竞争)

    我们比较了当下常用的两款应用:QQ和今日校园

    我方优势:

  • 专注于学术型社交,比较有针对性,更加契合师生需求。

  • 实名制社交,能收集更完整的个人信息,产品用户经过认证均为同校同门,可以根据用户设置隐藏部分信息,具有较好的隐私性。

  • 具有可靠的内推功能。

  • 没有一些繁琐无用的消息和通知,更简洁更高效

  • 对导师(实验室)树上的结点有简洁的介绍,能帮助同学们初步了解实验室情况,更有针对性的提问。

    我方劣势:

  • 用户交互的功能较简单,产品功能不够丰富

  • 受众覆盖性较窄,仅仅限于学生和导师这两个身份

  • 使用用户非常有限

  • 产品体验和主流社交应用感受还有较大差距

Delivery(推广)

    通过熟识的学长学姐、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方式,或者与福大助手等福大用户针对性强的app合作广告推广等。

  • 先在本校推广,获取部分种子用户。

  • 在学术性贴吧以及学校贴吧等进行宣传。

  • 和学校官q或者微博等合作,进行推广。

三、项目定位

    基于实验室信息和资料内推的具备信息互通、资料共享、顺畅交流等功能,用于同校之间沟通交流的一款app,构筑一个能够提供具备参考价值的信息并给予建设性指导意见的平台,让同学们能更便捷的检索到所需的资料和信息,让往届学长学姐能通过自身累积的经验和实践帮助在校的同学们,让导师能更好地进行考察和分配任务。

四、原型展示及功能说明

        我和我的队友使用墨刀来完成此次原型图制作

        这是我们的原型图模型: 传送门

        1. 登陆界面

        登陆界面用户可以进行注册,通过下拉框选择身边,对应不同的操作界面,需要用户使用手机验证码完成登陆。此处以毕业生身份制作原型图。

        2. 首页

        首页用户可以查看到毕业学长学姐发送的内推咨询和实验室发布的纳新简讯,具有按实验室查找,按研究方向查找,按地域查找和总体搜索的功能。也可以切换至聊天页面、动态页面和个人信息页面。

        3. 实验室概况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学院的实验室,可以看到根据信息统计得到的不同指标实验室排行榜,下方有自己收录的感兴趣的实验室,点击可查看实验室具体信息。

        可以看到实验室的简介,研究方向和拥有的成员,点击成员名字可以查看成员的资料卡。也可以申请加入和向导师咨询详细信息。

        4. 学科方向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可以呈现出研究此方向的导师和学长学姐,点击可以查看导师和学长学姐的资料卡了解具体信息。

        5. 去向

        用户可以通过地图定位查找到自己附近的学长学姐,点击检索出的信息可以查看学长学姐资料卡。

        6. 聊天

        用户可以在此页面看到聊天记录以及添加好友

        7. 个人信息

        用户可以在此页面看到自己的名片,同时修改自己的详细信息,其中可以设置其他人可见信息数的权限

        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内推记录,包含被推荐同门的简历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文件供其他用户查找借鉴,也可从其他人的文件库拷贝信息到自己的文件库。

        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资料夹,里边有收藏的学长学姐的信息,可以点击查看具体的信息。

五、结对过程

        我和队友首先一起分析了用户的需求描述,从中提炼出若干关键要点进行分析。考虑到现在手机移动端使用范围之广泛,决定做手机APP。对Axure等等软件进行测试,最后决定使用墨刀作为我们的原型开发软件(其实是它是中文还上手快哈哈哈哈),然后各自学习了一手墨刀的操作,开了个企业版的15天试用用以同步操作。及时提出疑问进行修改,完成一个版本之后对照提炼的用户需求总结经验与不足,以便下一次完善,功能满足了就尽量做的好看一些些!

  • 结对过程照片

六、GitHub协作

七、总结

     一号选手吴鹏辉:

  1. 在看完作业内容之后,我和队友首先学习了构建之法的相关内容,确定了自己的NABCD原则,给出了最初想要的需求与原型。在实际做原型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需求与原型内容,经过很多次的修改最后确定使用当前的5.0版本。

  2. 在设计原型的过程中,才用了先整体后局部的做法,从整体的原型到具体的模块,再把具体的模块展开进行设计,这种方法让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非常自由的把控版本的更迭。

  3. 在整个原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个别直到目前没有想到最好的方案的模块,例如实验室概况页面。这也让我们认识到,开发软件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要求持续更新与优化的“拉锯战。”

    二号选手黄颜熠:

   1. 过程是曲折的:
         和队友一起解读完作业内容以后,对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讨论的时候就是产生分歧的开始hhh,但是我们还是在争论中慢慢的整理出了客户的需求,没有让APP还未诞生就被刻上了社交软件的印记。墨刀个人版是难以协作的,一台电脑、两个人面对不一样的想法的时候一激动就容易改掉对方的成果,1.0版本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两人合体版本。之后试用了企业版的,划分了一下任务,进度就加快了许多。最后的原型图也是经过不断调整,对照需求不断修改,一起在益禾堂呆了三个下午才完成了最终版。

   2. 沟通配合很重要:
         对于冲突和分析,在1.0版本之后我们在对队友的设计产生疑惑时,都先了解对方的想法,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各自的利弊,综合双方的优点。大到页面布局,小到一个色块,都是经过讨论、尝试、修改,发给认识的女孩子和男孩子测试,得到我们下一步修改的方向,这也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客户对于我们的APP的评价。后期发现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于颜色和图片的摆放和调整上,而不是将完成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偏离了设计原型图的初衷,于是我们紧急商量,及时回归正道,完成客户需求之后才开始做美化,避免最后亡羊补牢的尴尬。

   3. 享受设计过程的快乐:

        这是难得的一次项目体验,虽然一开始对于客户需求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均衡有效性和相对封闭性等等问题,到参考了上一届的做法和其他APP的实现方法,慢慢摸清了方向,从茫然看到希望。从每一个下午到晚上的奋斗,每做出一个版本,离遥远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看到自己的努力化作成果,是非常非常非常快乐的。每次一个cheers给我们彼此一个鼓励,再接再厉,合作愉快。

八、可努力方向

  • 将原型图简洁化,减少用于配色和配图等等需求不大的时间
  • 参考更多的手机APP,汲取更多的灵感,作出更加特别的APP
  • 使各个模块的搭配更加合理,功能体现的更加明显,用户使用更加流畅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merence-C/p/1375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