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 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

博主:海底淤泥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2.OS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OS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组员的抽象

3.为什么说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OS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软件的集合,它们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具体细节,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层次的抽象模型。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主要动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的需求

5.何为脱机I/O和联机I/O?

  脱机I/O: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

  联机I/O: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

6.试说明推动分时操作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主要动力:满足用户对人-机交互的需求

7.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1.及时接收  解决:1.在系统中配置一个多路卡 2.为每个终端配置一个缓冲区

  2.及时处理  解决:1.作业直接进入内存 2.采用轮转运行方式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操作系统?

  为了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事件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硬实时任务: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至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后果。  例如:工业和武器控制的实时系统

  软实时任务:联系着一个截至时间,但并不严格,若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至时间,对系统的影响不会太大。  例如:信息查询系统和多媒体系统

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交互性:

    实时:人与系统的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的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分时: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资源共享等服务

  及时性:

    实时: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截止时间来确定,一般为毫秒级

    分时:依据人所能接收的等待时间确定的

  可靠性:

    实时:要求系统高度可靠,采用多级容错措施

    分时:要求系统可靠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最基本特征:并发

12.在多道程序技术的OS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与一般情况下的资源共享有何不同?对独占资源应采取何种共享方式?

  1.不同:管理更加复杂,因为系统中的资源远少于多道程序需求的总和,会形成它们对共享资源的争夺

  2.采用:互斥共享方式

13.什么是时分复用技术?举例说明它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时分复用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的技术。

  时分复用技术体改资源利用率的根本原因:该技术利用某设备为一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又转去为其他用户服务,使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14.是什么原因是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

  原因:进程是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1.进程控制:创建和撤销进程

  2.进程同步:对各个进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3.进程通信:实现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4.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存储器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并能在逻辑上扩充内存

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功能: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  3.设备处理

  主要任务:

    1.完成用户进程提出的I/O请求,为用户进程分配所需的I/O设备,并完成指定的I/O操作

    2.提高CPU和I/O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功能:1.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2.目录管理  3.问价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主要任务: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管理里以方便用户使用,并保证文件的安全性

19.试说明推动传统OS演变为现代OS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不断提出的需求:1.系统安全需求  2.网络功能和服务需求  3.支持多媒体的需求

20.什么是微内核OS?

  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  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1.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

  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增强了系统可靠性  3.可移植性强  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

  优点原因:微内核OS结构是建立在模块化,层次化结构的基础上的,并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

22.现代操作系统较之传统操作系统又增加了哪些功能和特征

  新功能:系统安全、网络的功能和服务、支持多媒体

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1.数据分布处理和存储  2.便于集中管理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4.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

25.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

  微内核技术: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的技术

  功能:1.进程(线程)管理  2.低级存储器管理  3.中断和陷入处理

博主:海底淤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Pworld/p/1367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