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 的transition和transform属性

CSS3 transition 属性

CSS的transition允许CSS的属性值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平滑地过渡。这种效果可以在鼠标单击、获得焦点、被点击或对元素任何改变中触发,并圆滑地以动画效果改变CSS的属性值

兼容问题:

-webkit-transition: .2s;/* Safari and Chrome */
-moz-transition: .2s;/* Firefox 4 */
-ms-transition: .2s;/* IE 9 */
-o-transition: .2s; /* Opera */
transition: .2s;

transition 属性是一个简写属性,用于设置四个过渡属性:

  • transition-property
  • transition-duration
  •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 transition-delay

语法

transition: property duration timing-function delay;

transition-property 规定设置过渡效果的 CSS 属性的名称。
transition-duration 规定完成过渡效果需要多少秒或毫秒。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规定速度效果的速度曲线。
transition-delay 定义过渡效果何时开始。

语法


transition-property: none|all|property;

描述
none 没有属性会获得过渡效果。
all 所有属性都将获得过渡效果。
property 定义应用过渡效果的 CSS 属性名称列表,列表以逗号分隔。
transition-duration: time;
描述
time

规定完成过渡效果需要花费的时间(以秒或毫秒计)。

默认值是 0,意味着不会有效果。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linear|ease|ease-in|ease-out|ease-in-out|cubic-bezier(n,n,n,n);

描述
linear 规定以相同速度开始至结束的过渡效果(等于 cubic-bezier(0,0,1,1))。
ease 规定慢速开始,然后变快,然后慢速结束的过渡效果(cubic-bezier(0.25,0.1,0.25,1))。
ease-in 规定以慢速开始的过渡效果(等于 cubic-bezier(0.42,0,1,1))。
ease-out 规定以慢速结束的过渡效果(等于 cubic-bezier(0,0,0.58,1))。
ease-in-out 规定以慢速开始和结束的过渡效果(等于 cubic-bezier(0.42,0,0.58,1))。
cubic-bezier(n,n,n,n) 在 cubic-bezier 函数中定义自己的值。可能的值是 0 至 1 之间的数值。
transition-delay: time;
描述
time 规定在过渡效果开始之前需要等待的时间,以秒或毫秒计。
 

CSS3 transform属性

transform的属性包括:rotate() / skew() / scale() / translate(,) ,分别还有x、y之分,比如:rotatex() 和 rotatey() ,以此类推。

 transform:rotate():

含义:旋转;其中“deg”是“度”的意思,如“10deg”表示“10度”下同。

.demo_transform1{-webkit-transform:rotate(10deg);-moz-transform:rotate(10deg)}

transform:skew():

含义:倾斜;

.demo_transform2{-webkit-transform:skew(20deg);-moz-transform:skew(20deg)}

transform:scale():

含义:比例;“1.5”表示以1.5的比例放大,如果要放大2倍,须写成“2.0”,缩小则为负“-”。

.demo_transform3{-webkit-transform:scale(1.5);-moz-transform:scale(1.5)}

transform:translate():

含义:变动,位移;如下表示向右位移120像素,如果向上位移,把后面的“0”改个值就行,向左向下位移则为负“-”。

.demo_transform4{-webkit-transform:translate(120px,0);-moz-transform:translate(120px,0)}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JJ1010/p/465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