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讨论 : 复数几何有可能性吗?

一立方Ω  (Long030979)  在 民科吧 发了一个 帖  《复数几何有可能性吗?》  https://tieba.baidu.com/p/7638714576   。

 

reyadian           笨笨牛炖水桶腰              ——999999999             新手审判流            天帝司而屁         IamLewis 

 

smallcityOK          丑锅一生黑            

 

浩哥哥270  (爱手扶拖拉机)         莉莉艾3           MJ96123          飞天意面教徒

 

 

 

本文 已发到 反相吧  《开放式讨论 : 复数几何有可能性吗?》   https://tieba.baidu.com/p/7639533472   。

 

 

 

 

6 楼

4 楼 说的   思维机器 的 帖 是  《少为人知,却改变了世界的两位壮士》  https://tieba.baidu.com/p/7639402567   。

 

我在  《对 麦克斯韦方程 的 批判》  https://tieba.baidu.com/p/6526456329  里 说 :

 

现代 电子学 基本上 是 经验 和 工艺 的 总结 并 变成 数学表达, 这些 经验 和 工艺 来源于 工程师 们 的 直观 、直觉 , 和 麦克斯韦方程 没有关系 。

现代电子学 是 电子工程师 们 的 功劳, 和 麦克斯韦方程 没有关系 。

 

麦克斯韦方程 唯一 的 一次 “实战” 是 计算出了 光速 。 除此以外 麦克斯韦方程 是 象征性 的 存在 。

 

电子学 是 电子工程师 们 的 功劳, 和 麦克斯韦方程 没有关系 。

 

当然, 麦克斯韦方程 对 电子学 有一点 启蒙作用, 就是 提出了一个 “电磁波” 模型, 这个 “电磁波” 可以 把 本地 的 电磁感应 效应 “传播” 到 远方, 使得 远方 可以和 本地 发生 能量 和 信息 的 交互, 这个 交互 等价于 本地 的 电磁感应 。

这是 电子学 的 基础 。

这是 麦克斯韦方程 对 电子学 的 启蒙作用 。

 

但是, 这个 模型 是 朴素 的, 即使 没有 麦克斯韦方程, 也会有 其它 的 人 和 理论 提出 这样 的 模型 , 或者 类似的 模型 , 或者 能起到 类似作用 的 模型 。

 

我在 《谈谈 麦克斯韦方程》 中 说过 类似 的 观点 。

 

 

我在 《谈谈 麦克斯韦方程》   https://tieba.baidu.com/p/6526448757   里 说 :

电工技术 和 电子技术 的 技术体系 有 很大的 成分 是 直观 、直觉 和 经验 。 电子电路 需要 调试 才能 获得 良好的 表现, 这是 工艺, 也是 经验 。 当然 调试 得到 的 参数 大概 就是 核心技术 了 , 哈哈哈 。

 

电工 电子 技术 的 直观 直觉 很大部分 基于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 U = I R 可以说是 电学 里的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 简直了 。

 

 

理论物理学 应该 对   电子电路 的 现象 和 规律 (电子技术)  给予 理论支持 和 解释,   甚至 开宗明义  。

 

为什么   欧姆定律   无往不利 、屡试不爽 ,   堪为 电子学 和 电气学 的  牛顿第二定律  ?

 

 

 

回复  6 楼  7 楼           思维机器    dons222

 

“  不过有一点,我认为现代电磁理论还是有缺陷,有些推论结果与事实不符(主要体现在系统行为不符、只能用于局部描述)  ”   ,   (滑稽)

 

 

“  U=IR与F=ma本来就是一个函数(抽象函数式),更高级一点的就是组态/换元,再深层一点就是泛函……这世界有太多不同类型的对象、不同层次的对象都有着同样的数学表达式,这让人不得不想起古人的模糊表述理解万事万物的方式……  ”

 

再往上 是不是   “函子”  (functor) 了  ?  (滑稽) 

 

古人 模糊表述理解万事万物的方式  大抵 是 系统 视角,   而  数学 “抽象 - 规律 - 抽象 - 规律 ……”  研究 的 是 数学对象 的 规律, 或者说 数理规律,  或者说 数理自身的规律  。

 

数学 的 数学对象,   第一层 大概 从 系统 中  抽象出来,  从 第二层 开始,  大约 就 和 系统 无关 了,   是 数理自身 的 规律,  如此   “抽象 - 规律 - 抽象 - 规律 ……”   可以 一直 抽象 研究 下去,无穷无尽,    可以 抽象 到 无限层  。

 

 

“  电路信号分析不就是采用复数分析的吗?比如阻抗角、阻抗合成值……虽然我觉得是直角坐标的内容、但书上确实是以虚数表达的、并基于此作的矢量图  ”

 

昨天 刚好 看过 三江方士 的 帖,    三江 老师 指出,   复平面 本质上 就是个 直角坐标系  。  (滑稽)

 

其实 复数 在  数学分析 里 的 应用,    大抵 比较多 “捆绑销售” 的 “捆绑” 的 意味,   大抵  形式 大于 内容  。

 

至于   三江 的 帖  中 有 网友 指出 一元三次方程 的 解法 对 复数 的 使用,    三江 认为  可以用  未知数 和 代数  代替  。   我觉得 可以称为  “中间变量”  吧   。  (滑稽)

 

我对 代数 的 研究 还没有 展开,   前段时间 预热 了 一下,    构思 了 两篇  《研究代数 :  从 一元二次方程 的 两个 复根 说起》  、《我解了 一个 一元三次方程》 。

 

 

咦,   本帖 的 标题 是  “复数”,    但 上面 说 的 是  电子技术发明,   怎么说着说着,    又回到  复数 了  ?

 

 

 

回复 8 楼,     思维机器      dons222 

 

看了你们 的 回复,   能明白你们在说什么  。  (滑稽)

 

我以前写过一篇  《谈谈 图形学 的 从头建设发展之路》 ,    当然, 这篇文章 是  我 一贯 的 儿童风格,   不是 专业的 论文  。

 

文章 里 提出 :

 

图形学 要 解决的 几个问题:

 

1 模型

2 透视

3 边界判断 和 遮挡

4 光影 重力 和 机械运动 等 物理效果

 

这些 在 你们 的 对话 里 提到过,   我想 旋转坐标系 是 为了 镜头角度 变化(旋转) 时 的 成像,   《谈谈 图形学 的 从头建设发展之路》 里 认为 遮挡 没有好的 解决办法, 只有 笨办法,  就是  逐像素覆盖 ,    跟 渲染 合为一个 工序  。

 

我原来 构思过 《圆锥曲线》  (还未写),     截取 圆锥曲线 需要  坐标系旋转,  当然,  这只需要 最简单 的 坐标系旋转,  只要 围绕一个 坐标轴旋转 就行  。

 

我还 简单 的 写过  《线性 空间几何》,     线性 空间几何 是 研究 空间 中 直线 和 平面 的 空间几何 。

 

对于 3D ,   线性空间几何  要 处理   坐标系 的 平移 、旋转 ,   图形 的 相交 、投影 ;    对于  物理学,   线性 空间几何 可以 处理 物理场景 中 的 问题  。

 

这些 是 计划 中  要  研究发展 的,    虽然 这些 是 基础 和 成熟 、现成 的 数学问题 和 知识,   书本上 都有,    但 我 仍 打算 重新 诠释一遍,   也许 能 拾到 新的 石子 呢  。

 

我知道  dons222 想说什么,    传统的  技术链,    GPU  -  GL  -  引擎(比如  Unity3D) ,    3D 的 原理 和 实现 都 封装在了  GPU  -  GL  -  引擎  里,   只要 通过 接口 调用 就行  。

 

GPU  -  GL  -  引擎    就像 是 一些 盒子 ,  按照 使用说明 通过 接口 调用  。      而     dons222 要做的,   是 要 在 一些 局部上 拆开这些 盒子,  或者 接入 一些 自己制作 的 盒子  。

 

dons222  说   “最后大概是使用了一个方位角+一个旋转角的解法,认为是最简单效率最高的。但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  

思维机器 说   “我是研究超复数时注意到四元数的旋转,后来在写3d游戏时又碰到了四元数旋转矩阵,物体在世界里或相对其他物体的旋转,缩放,可以用一个4*4矩阵表示。”

 

我可以看出 你们 在 这个 技术问题 上 的 技术路线,    dons222  的 路线 实用有效,  只要 运用 基本的数学功力,   可 自行设计,   缺点 是 工程风格 强,  学术风格 弱  。

思维机器 的 路线 有利于 学术 发展,   但 也容易 被  “数学”  束缚  。

 

强调 dons222 的 路线 有利于 发挥 个人才能  个人才干,   但 只注重 这个 路线 不利于 学术建设 和 知识发展  。 

 

dons222  路线 注重 运用知识, 实现目的, 强调 战斗力,      思维机器 路线 追求 研究知识 、崇拜知识,    并 相信  “知识 的 内在 必将 蕴含 深刻 和 强大 的  原理 ,   且  这些 原理 (必然) 是  多么 的  优美和谐  ” ,   强调  “学”,   “学科” 的 学 。

 

未来 数学 的 突破 是 怎么样,   我 还 看得 不太明白,     数学 应该 要 做到 计算机 不能做的,  或者 数学 能让 计算机 的 效率 提高 一些 数量级,   才算是 突破 吧  ?

 

虽然 看不明白,   但 我们 现在 先做出 一些  工程技术 上 的  创新,     也是  先头部队 的  探索 和 尝试  吧  !

 

 

 

 

回复 10 楼,     思维机器      dons222 

 

发了  《说说 非欧几何》    https://tieba.baidu.com/p/7647530215  ,    前段时间 写的,

《数学 的 最后一个 杰作 : 傅里叶级数》      https://tieba.baidu.com/p/7647533106  ,   更早些时候写的  。

 

今天 在 知乎 看到  《学习实变函数是一种什么体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92863/answer/2165080218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564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