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家医疗保障局信息化建设注意点(一)概述

今年3月国家颁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医疗保障局设立。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将集中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和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胡静林任局长,施子海、陈金甫、李滔任副局长。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结束了九龙治水的局面,进入一个新的篇章。国家医疗保障局是一个独立的职责部门,按照中国一贯传统,其信息化建设一定会自己独立承建,这将是IT界一个建设投入高达数百亿的巨大蛋糕,任何一个中国IT企业都希望在这个大蛋糕中分得一羹。在这个新的形势下,国家医疗保障局的信息化建设有哪些是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医保信息化工作者,本文将给出个人想法。

我的本科专业是临床医学,毕业后从事了3年左右的临床工作。1998年国务院44号文颁布,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启动,当时还在读计算机在职研究生的我借调到了成都铁路局卫生处,开始从事城职医保的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经办工作,2000年脱离体制后一直在IT企业中从事医保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售前等工作,期间还参与过医疗相关软件如电子病历的开发等工作,2014年开始从事医保智能审核系统的设计、开发等一直到现在。20年医保信息化相关工作,对医保政策、信息化建设细节、方案规划都非常熟悉,我认为新形势下国家医疗保障局信息化建设思路主要归纳为“继承、重构和创新”。

  • 继承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前,由于人社、卫生、发改、民政等部门的医疗、医保、医药数据分散于各自系统内,尚未得到清洗及整合,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如何建设医疗保障局信息系统、整合医疗保障数据资源、衔接各部门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医疗保障局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继承、重构和创新”思路是一个切合实际的选择。由于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继承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继续借助现有的信息化系统维持业务开展,这些系统包括金保工程、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医疗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平台等。国家医疗保障局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应充分认识现有系统在过渡期间的重要性和既往建设经验教训,绝不能放任不顾,只想着如何建设新平台。医保是一个民生工程,不能出任何问题,医保业务经办对信息化依赖也非常大,如果由于信息系统在交接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医保业务开展,将是一个巨大的低级错误。

  • 重构

在继续使用现有系统的同时,应尽快召集和组织有扎实业务基础,信息化建设经验丰富,了解最新IT技术的业务和技术复合型团队,对现有系统的设计、数据资源、标准、运行情况进行充分摸底,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规划和设计新一代《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方案》。在充分论证《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方案》基础上,同步开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标准制定、软件研发、数据资源整理等建设工作,并在“建好一部分,移植一部分”的原则上,逐步把原有业务经办切换到新的平台上。重构一个系统比改造一个系统相对容易,但是重构不是简单的重建,绝对不能忽略了前系统建设中存在的成果、经验和失败教训,所以重构的核心应该是总结经验教训。

  • 创新

新平台建设一定要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这点毋庸置疑,因为新技术的采用是所有IT企业和技术人员愿意看到的,故此我所讲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指“防止新技术妖魔化”。这几年被妖魔化的新技术不少,大数据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去年前年谁要是在IT会议上不提大数据三个字,估计都不好意思出来露脸。大数据只是一系列技术的统称,是一个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效工具,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包括目前正火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也是如此。所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规则者们,要防止夸大新技术在新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我见过不少所谓大数据专家和技术人员,连行存储和列存储的优劣势都不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的规则者们要学会辨识这样的专家,否则被忽悠了都不知道。

基于上述思路,具体建议见后续章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inaEHR/p/937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