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命令行的垃圾箱,回收站

Ubuntu 命令行的垃圾箱 – VITUX

作为 Linux 用户,您可能需要不时从系统中删除文件。我们在删除文件时往往要谨慎,尤其是在永久删除文件时,因为我们不想错误地永远丢失有用的信息。不幸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错误地删除了某些内容并且无法恢复它。或者,我们打算只删除文件夹中的文件,但错误地删除了子文件夹中的文件。在图形界面中,事情非常明显,还有用于恢复已删除文件的垃圾桶实用程序。但是,文件删除是 Linux 命令行中特别敏感的操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通过 Ubuntu 命令行安全删除文件的方法,并安装垃圾 CLI,以便在我们误删除文件时可以恢复文件。

我们已经在 Ubuntu 18.04 LTS 系统上运行了本文中提到的命令和过程。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 Ubuntu 命令行应用程序终端,因此您可以通过系统 Dash 或 Ctrl+Alt+T 快捷方式打开它。

rm 命令——残酷的删除方式

Linux 中的 rm 命令用于从系统中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尽管它是用于此目的的最广泛使用的命令,但它并不是执行此操作的最佳方式。这是因为当您通过此命令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时,它们极难恢复。让我们通过我们通常遵循的语法来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使用 rm 命令删除文件

以下命令将从您的系统中永久删除指定的文件:

$ rm [/文件位置/文件名]

例子:

$ rm /home/textfile.txt

删除所有文件夹和子文件夹中的文件

以下命令将从您的系统中永久删除指定的文件夹,包括其文件及其子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

$ rm -R [/文件夹位置]

例子:

$ rm -R /home/samplefolder

通过 rm 命令进行安全删除

上述命令几乎永久地从系统中删除文件;所以消失的东西几乎消失了。在删除任何文件之前,系统甚至不会提示您进行确认。在从系统中删除文件之前,使用一个要求您确认的开关怎么样?

通过首先获得确认提示来删除文件

当您使用 -i 开关时,您会在系统删除文件之前收到确认提示。

$ rm -i [/文件位置/文件名]

例子:

$ rm -i /home/textfile.txt

如果您输入 Y 作为确认提示的答案,系统只会删除该文件。

删除超过 3 个文件时收到确认提示

当我们想一次删除多个文件的时候,每次删除每个文件之前都要问一下就变得有点麻烦了。如果您选择一次删除 3 个以上的文件,或者您正在文件夹和子文件夹中递归删除,-I 开关只会给您一个确认提示。

$ rm -I [/文件位置/文件名]

命令行垃圾桶——可恢复的删除方式

上面提到的 -i 和 -I 开关可能是一种谨慎的删除文件的方法,但最安全的方法是即使在删除文件时也可以选择恢复文件。垃圾箱命令行界面准确地提供了垃圾箱或回收站在 UI 中的作用。

安装垃圾 CLI

在终端中以 root 身份运行以下命令,因为只有授权用户才能在 Ubuntu 上安装软件:

$ sudo apt-get install垃圾cli

Trash-cli 安装

您可能需要输入 sudo 的密码。安装完成后,您可以验证安装并通过以下命令检查垃圾实用程序的版本号:

$垃圾 --version

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垃圾命令。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检查垃圾帮助,通过各种开关查看可以使用它做什么:

$垃圾 --version

Ubuntu 垃圾箱命令

使用垃圾 CLI

您可以通过 Trash CLI 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将文件发送到垃圾箱来删除文件

使用以下命令将文件发送到垃圾箱:

$垃圾[/文件位置/文件名]

列出垃圾箱中的文件

使用以下命令列出当前驻留在垃圾箱中的所有文件:

$ 垃圾清单

清空垃圾桶

使用以下命令清空垃圾箱;这将从系统中永久删除文件:

$垃圾空

从垃圾箱恢复文件

使用以下命令之一将文件恢复到它们被删除的位置:

$ 垃圾恢复

或者

$恢复垃圾

运行此命令时,垃圾箱实用程序将列出垃圾箱中的所有文件,并为每个文件分配一个唯一编号。输入文件的编号以恢复它。

阅读本文后,您将更好地具备通过 Ubuntu 命令行安全删除文件的能力。您可以将上述开关与 rm 命令一起使用以在删除之前获得提示,或使用 Trashcan CLI 来执行您可以使用图形化 Ubuntu Trash 实用程序执行的所有操作。

=========================

工作机会(内部推荐):发送邮件至gaoyabing@126.com,看到会帮转内部HR。

邮件标题:X姓名X_X公司X_简历(如:张三_东方财富_简历),否则一律垃圾邮件!

公司信息:

  1. 1.东方财富|上海徐汇、南京|微信客户端查看职位(可自助提交信息,微信打开);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ry/p/1575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