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O(n2)
选择排序 O(n2)
插入排序 O(n2)
希尔排序 O(n1.5)
快速排序 O(N*logN)
归并排序 O(N*logN)
堆排序 O(N*logN)
基数排序 O(d(n+r))

 

 

 

 

 

 

 

 

 

一. 冒泡排序(BubbleSort)

 基本思想:两个数比较大小,较大的数下沉,较小的数冒起来。

过程:

  • 比较相邻的两个数据,如果第二个数小,就交换位置。
  • 从后向前两两比较,一直到比较最前两个数据。最终最小数被交换到起始的位置,这样第一个最小数的位置就排好了。
  • 继续重复上述过程,依次将第2.3...n-1个最小数排好位置。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 arr,int len){
    for (int i = 0; i < len; i++)
    {
        for (int j = len-1; j>  i; j--)
        {
            if (arr[j]<arr[j-1]) swap(arr[j],arr[j-1]);
        } 
    }
}

优化:

针对问题:

    数据的顺序排好之后,冒泡算法仍然会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比较,直到arr.length-1次,后面的比较没有意义的。

方案:

    设置标志位flag,如果发生了交换flag设置为true;如果没有交换就设置为false。
    这样当一轮比较结束后如果flag仍为false,即:这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据的顺序已经排好,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1(int [] arr){

   int temp;//临时变量
   boolean flag;//是否交换的标志
   for(int i=0; i<arr.length-1; i++){   //表示趟数,一共 arr.length-1 次

       // 每次遍历标志位都要先置为false,才能判断后面的元素是否发生了交换
       flag = false;
       
       for(int j=arr.length-1; j>i; j--){ //选出该趟排序的最大值往后移动

           if(arr[j] < arr[j-1]){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flag = true;    //只要有发生了交换,flag就置为true
           }
       }
       // 判断标志位是否为false,如果为false,说明后面的元素已经有序,就直接return
       if(!flag) break;
   }
}

 

二. 选择排序(SelctionSort)

基本思想:
在长度为N的无序数组中,第一次遍历n-1个数,找到最小的数值与第一个元素交换;
第二次遍历n-2个数,找到最小的数值与第二个元素交换;
第n-1次遍历,找到最小的数值与第n-1个元素交换,排序完成。

//选择排序
void select_sort(int arr[],int len){
    for (int i = 0; i < len; i++)
    {
        int minIndex =i;
        for (int j = i+1; j < len; j++)
        {
            if (arr[j]<arr[minIndex])
            {
                minIndex=j;
            }
        }
        if (minIndex!=i)
        {
            swap(arr[minIndex],arr[i]);
        }
    }
}

 

 

三.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基本思想: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定前n-1个数已经排好序,现在将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列中,使得这n个数也是排好顺序的。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全部排好顺序。

过程:

//插入排序
void  insert_sort(int arr[],int lenth){
    for(int i=0;i<len;i++){

        //j=i+1是取拍好序后的第一个未排好序的元素
        for (int j = i+1;  j > 0; j--)
        {
            if (arr[j]<arr[j-1])
            {
                swap(arr[j],arr[j-1]);
            }else
            {
                break;
            }
        }
    }
}

 

四. 希尔排序(Shell Sort)

前言:

数据序列1: 13-17-20-42-28 利用插入排序,13-17-20-28-42. Number of swap:1;
数据序列2: 13-17-20-42-14 利用插入排序,13-14-17-20-42. Number of swap:3;
如果数据序列基本有序,使用插入排序会更加高效。

基本思想: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根据某一增量分为若干子序列,并对子序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
然后逐渐将增量减小,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增量为1,此时数据序列基本有序,最后进行插入排序。

过程:

//希尔排序
void shell_sort(int arr[],int len){
    int incre = len;
    while (true){
        incre = incre/2;
        for (int k = 0; k < incre; k++)
        {
            for (int i = k+incre; i < len; i+=incre)
            {
                for (int j = i; j > k; j-=incre)
                {
                   if (arr[j]<arr[j-incre])
                   {
                       swap(arr[j],arr[j-incre]);
                   }else
                   {
                       break;
                   }
                }
            }
        }
    }
}

五. 快速排序(Quicksort)

基本思想:(分治)

  • 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key值;
  • 将比这个数小的数全部放在它的左边,大于或等于它的数全部放在它的右边;
  • 对左右两个小数列重复第二步,直至各区间只有1个数。
void quickSort(int a[],int l,int r){
     if(l>r)return;
     int i=1,j=r,key=a[l];

    while(i<j){
        while(i<j&&a[j]>=key){//从右向左找第一个小于key的值
            j--;
        }

        if(i<j){
            a[i]=a[j];
            i++;
        }

        while (i<j&&a[i]<key)//从左向右找第一个大于key的值
        {
            i++;
        }
        if (i<j)
        {
            a[j]=a[i];
            j--;
        }
        //i==j
        a[i]=key;
        quickSort(a,l,i-1);
        quickSort(a,i+1,r);
    }
}

 

六. 归并排序(Merge Sort)

基本思想: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
首先考虑下如何将2个有序数列合并。这个非常简单,只要从比较2个数列的第一个数,谁小就先取谁,取了后就在对应数列中删除这个数。然后再进行比较,如果有数列为空,那直接将另一个数列的数据依次取出即可。

解决了上面的合并有序数列问题,再来看归并排序,其的基本思路就是将数组分成2组A,B,如果这2组组内的数据都是有序的,那么就可以很方便的将这2组数据进行排序。如何让这2组组内数据有序了?
可以将A,B组各自再分成2组。依次类推,当分出来的小组只有1个数据时,可以认为这个小组组内已经达到了有序,然后再合并相邻的2个小组就可以了。这样通过先递归的分解数列再合并数列就完成了归并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_sort(int a[],int first,int last,int temp[]){

  if(first < last){
      int middle = (first + last)/2;
      merge_sort(a,first,middle,temp);//左半部分排好序
      merge_sort(a,middle+1,last,temp);//右半部分排好序
      mergeArray(a,first,middle,last,temp); //合并左右部分
  }
}


//合并 :将两个序列a[first-middle],a[middle+1-end]合并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Array(int a[],int first,int middle,int end,int temp[]){    
  int i = first;
  int m = middle;
  int j = middle+1;
  int n = end;
  int k = 0;
  while(i<=m && j<=n){
      if(a[i] <= a[j]){
          temp[k] = a[i];
          k++;
          i++;
      }else{
          temp[k] = a[j];
          k++;
          j++;
      }
  }    
  while(i<=m){
      temp[k] = a[i];
      k++;
      i++;
  }    
  while(j<=n){
      temp[k] = a[j];
      k++;
      j++;
  }

  for(int ii=0;ii<k;ii++){
      a[first + ii] = temp[ii];
  }
}

七. 堆排序(HeapSort)

堆排序

  堆排序是利用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它的最坏,最好,平均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它也是不稳定排序。首先简单了解下堆结构。

  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顶堆;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顶堆。如下图:

 

基本思想:

a.将无需序列构建成一个堆,根据升序降序需求选择大顶堆或小顶堆;

b.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沉"到数组末端;

c.重新调整结构,使其满足堆定义,然后继续交换堆顶元素与当前末尾元素,反复执行调整+交换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package sortdemo;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Created by chengxiao on 2016/12/17.
 * 堆排序demo
 */
public class Heap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9,8,7,6,5,4,3,2,1};
        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1.构建大顶堆
        for(int i=arr.length/2-1;i>=0;i--){
            //从第一个非叶子结点从下至上,从右至左调整结构
            adjustHeap(arr,i,arr.length);
        }
        //2.调整堆结构+交换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
        for(int j=arr.length-1;j>0;j--){
            swap(arr,0,j);//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
            adjustHeap(arr,0,j);//重新对堆进行调整
        }

    }

    /**
     * 调整大顶堆(仅是调整过程,建立在大顶堆已构建的基础上)
     * @param arr
     * @param i
     * @param length
     */
    public static void adjustHeap(int []arr,int i,int length){
        int temp = arr[i];//先取出当前元素i
        for(int k=i*2+1;k<length;k=k*2+1){//从i结点的左子结点开始,也就是2i+1处开始
            if(k+1<length && arr[k]<arr[k+1]){//如果左子结点小于右子结点,k指向右子结点
                k++;
            }
            if(arr[k] >temp){//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将子节点值赋给父节点(不用进行交换)
                arr[i] = arr[k];
                i = k;
            }else{
                break;
            }
        }
        arr[i] = temp;//将temp值放到最终的位置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int a ,int b){
        int temp=arr[a];
        arr[a] = arr[b];
        arr[b] = temp;
    }
}

参考:堆排序

八.计数排序 

算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找出原数组中元素值最大的,记为max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数组count,其长度是max加1,其元素默认值都为0。

第三步:遍历原数组中的元素,以原数组中的元素作为count数组的索引,以原数组中的元素出现次数作为count数组的元素值。

第四步:创建结果数组result,起始索引index

第五步:遍历count数组,找出其中元素值大于0的元素,将其对应的索引作为元素值填充到result数组中去,每处理一次,count中的该元素值减1,直到该元素值不大于0,依次处理count中剩下的元素。

第六步:返回结果数组result

public int[] countSort(int[] A) {
    // 找出数组A中的最大值
    int max = Integer.MIN_VALUE;
    for (int num : A) {
        max = Math.max(max, num);
    }
    // 初始化计数数组count
    int[] count = new int[max+1];
    // 对计数数组各元素赋值
    for (int num : A) {
        count[num]++;
    }
    // 创建结果数组
    int[] result = new int[A.length];
    // 创建结果数组的起始索引
    int index = 0;
    // 遍历计数数组,将计数数组的索引填充到结果数组中
    for (int i=0; i<count.length; i++) {
        while (count[i]>0) {
            result[index++] = i;
            count[i]--;
        }
    }
    // 返回结果数组
    return result;
}

优化版

基础版能够解决一般的情况,但是它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存在空间浪费的问题。

比如一组数据{101,109,108,102,110,107,103},其中最大值为110,按照基础版的思路,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长度为111的计数数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它前面的[0,100]的空间完全浪费了,那怎样优化呢?

将数组长度定为max-min+1,即不仅要找出最大值,还要找出最小值,根据两者的差来确定计数数组的长度

public int[] countSort2(int[] A) {
    // 找出数组A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int max = Integer.MIN_VALUE;
    int min = Integer.MAX_VALUE;
    for (int num : A) {
        max = Math.max(max, num);
        min = Math.min(min, num);
    }
    // 初始化计数数组count
    // 长度为最大值减最小值加1
    int[] count = new int[max-min+1];
    // 对计数数组各元素赋值
    for (int num : A) {
        // A中的元素要减去最小值,再作为新索引
        count[num-min]++;
    }
    // 创建结果数组
    int[] result = new int[A.length];
    // 创建结果数组的起始索引
    int index = 0;
    // 遍历计数数组,将计数数组的索引填充到结果数组中
    for (int i=0; i<count.length; i++) {
        while (count[i]>0) {
            // 再将减去的最小值补上
            result[index++] = i+min;
            count[i]--;
        }
    }
    // 返回结果数组
    return result;
}

进阶版步骤

以数组A = {101,109,107,103,108,102,103,110,107,103}为例。

第一步:找出数组中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数组count,其长度是max-min加1,其元素默认值都为0。

第三步:遍历原数组中的元素,以原数组中的元素作为count数组的索引,以原数组中的元素出现次数作为count数组的元素值。

第四步:对count数组变形新元素的值是前面元素累加之和的值,即count[i+1] = count[i+1] + count[i];

第五步:创建结果数组result,长度和原始数组一样。

public int[] countSort3(int[] A) {
    // 找出数组A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int max = Integer.MIN_VALUE;
    int min = Integer.MAX_VALUE;
    for (int num : A) {
        max = Math.max(max, num);
        min = Math.min(min, num);
    }
    // 初始化计数数组count
    // 长度为最大值减最小值加1
    int[] count = new int[max-min+1];
    // 对计数数组各元素赋值
    for (int num : A) {
        // A中的元素要减去最小值,再作为新索引
        count[num-min]++;
    }
    // 计数数组变形,新元素的值是前面元素累加之和的值
    for (int i=1; i<count.length; i++) {
        count[i] += count[i-1];
    }
    // 创建结果数组
    int[] result = new int[A.length];
    // 遍历A中的元素,填充到结果数组中去
    for (int j=0; j<A.length; j++) {
        result[count[A[j]-min]-1] = A[j];
        count[A[j]-min]--;
    }
    return result;
}

参考

九.桶排序 

 

 

templatevoid BucketSort(vector&A, int n)
{
    int i ,j;
    vector B[7];  //桶容器
    for (i = 0; i < n; i++)
    {
        int temp = n*A[i];
        B[temp].push_back(A[i]);
    }
    for (i = 0; i < n; i++)
        sort(B[i].begin(), B[i].end());  //对每个桶排序
    int index = 0;
    for (i = 0; i < n; i++)
    {
        for (j = 0; j < B[i].size(); j++)
            A[index++] = B[i][j];
    }
}

int main(void)
{
    vectorarr = { 0.897, 0.565, 0.656, 0.1234, 0.665, 0.3434 };
    int n = arr.size();
    BucketSort(arr, n);
    for (auto i = 0; i < n; i++)
        cout << arr[i] << " ";
    cout << endl;
}

十.桶排序 

基数排序图文说明

通过基数排序对数组{53, 3, 542, 748, 14, 214, 154, 63, 616},它的示意图如下:

 

 

在上图中,首先将所有待比较树脂统一为统一位数长度,接着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排序。
1. 按照个位数进行排序。
2. 按照十位数进行排序。
3. 按照百位数进行排序。
排序后,数列就变成了一个有序序列。

int maxbit(int data[], int n) //辅助函数,求数据的最大位数
{
    int d = 1; //保存最大的位数
    int p = 10;
    for(int i = 0; i < n; ++i)
    {
        while(data[i] >= p)
        {
            p *= 10;
            ++d;
        }
    }
    return d;
}
void radixsort(int data[], int n) //基数排序
{
    int d = maxbit(data, n);
    int *tmp = newint[n];
    int *count = newint[10]; //计数器
    int i, j, k;
    int radix = 1;
    for(i = 1; i <= d; i++) //进行d次排序
    {
        for(j = 0; j < 10; j++)
            count[j] = 0; //每次分配前清空计数器
        for(j = 0; j < n; j++)
        {
            k = (data[j] / radix) % 10; //统计每个桶中的记录数
            count[k]++;
        }
        for(j = 1; j < 10; j++)
            count[j] = count[j - 1] + count[j]; //将tmp中的位置依次分配给每个桶
        for(j = n - 1; j >= 0; j--) //将所有桶中记录依次收集到tmp中
        {
            k = (data[j] / radix) % 10;
            tmp[count[k] - 1] = data[j];
            count[k]--;
        }
        for(j = 0; j < n; j++) //将临时数组的内容复制到data中
            data[j] = tmp[j];
        radix = radix * 10;
    }
    delete[]tmp;
    delete[]count;
}

参考

 

因上求缘,果上努力~~~~ 作者:每天卷学习,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BlairGrowing/p/13540147.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airGrowing/p/1354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