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EAM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的缩写,EAM系统是指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EAM系统是在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在资产建设、维护中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停机时间,增加产量的一套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A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即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也是以企业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商品化应用软件。

EAM简介
它主要包括:
基础管理、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资产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
报表管理、检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管理、决策分析等可选模块。
EAM以资产模型、设备台帐为基础,强化成本核算的管理思想,以工单的创建、审批、执行、关闭为主线,
合理、优化地安排相关的人、财、物资源,将传统的被动检修转变为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修,
与实时的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可以实现预防性维护。
通过跟踪记录企业全过程的维护历史活动,将维修人员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范围的智力资本。
集成的工业流程与业务流程配置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的授权管理和应用的客户化改造工作。

EAM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事后维修(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到19世纪)。
EAM系统在此时的作用是当设备故障或失效时非计划性维修。
第二阶段:预防维修(从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
EAM系统在此时的作用是定期点检及早期维护,在这阶段,EAM系统包括计划检修和定期检修。
其中计划检修是以设备修理周期、结构和复杂度系数等一套定额标准为依据,采用强制预修理,即按计划周期图表对设备修理。
EAM系统中定期维修是以设备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为基础,依据点检发现缺陷,及时编制检修计划,
以便对设备修理、排除隐患,恢复设备的性能。
第三阶段:EAM系统在这时的作用是经济检修,此后EAM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升级为全员维修(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
EAM系统在这时的功能包含事后维修(BM)、预防维修(PM)、改进维修(CM)和维修预防(MP)。
EAM系统在这时的特点是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EAM系统在这时开始拥有设备寿命周期评价,
在此阶段,也产生了设备综合工程学、维修工程学等学科,EAM系统维修组织集中化发展,维修活动全员参与。
第四阶段:状态维修和预知维修(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EAM系统在这时的功能是依据对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预测和判别做出维修决策。
维修决策的产生条件是从科学技术领域分化、综合发展,EAM系统对设备管理,不仅有各种理论支持,还以监测和诊断的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
在这一阶段,设备管理也向着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运行人员在此时开始参与检修。

EAM的目标
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
1.量化设备资产管理,规范其工作流程
2.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更有效地配置生产设备、人员及其他资源
3.借助于系统的帮助,每位维修管理人员可以管理更多的设备
4.改善工人的安全保障,促进规程的执行,减少停产时间
5.建立清晰的、动态的设备数据库,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及可靠性,控制维护及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6.降低备件库存及备件成本
7.帮助企业更好地贯彻ISO9000,符合行业和政府部门的法规
8.提高有效工作时间
9.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10.增加设备使用效率

EAM的核心
资产管理系统EAM,其核心并不是管理,而是要建立一个企业数据库,
把企业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积累起来,使企业从中发现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办法。
因此,资产管理系统的重心在基层,实行点检制等先进管理思想,把企业的决策、创新等的活动建立在来自基层的数据上。
总之,EAM对企业来讲不仅仅是一个软件,EAM系统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战略问题。
EAM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EAM的基础功能
1.设备台帐
2.备品备件管理/库存管理
3.维修管理
4.成本中心
5.数据中心

EAM的核心和目标
资产的价值及变化. —— 台帐、汇总 分析
设备正在发生什么? —— 状态监测/点检/日常维护
何时维修?怎样维修?—— 维修计划、维修分析
需要什么备件?何时需要?——维修计划、备件库
设备运营成本? ——成本中心、运行管理

RP、EAM、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ERP、EAM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目前企业信息化的热门词汇,这些词汇在具有自己不同内涵同时又夹杂厂商概念的操作,
使得用户对这些名词内在含义以及包含范围很模糊。实际上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适用对象也不尽相同。

1)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
ERP概念是在1960年代诞生的生产/库存管理方法-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生产资源计划)的基础上产生的。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系统的目标是控制生产计划过程、平衡期望的产品销售情况与制造这些产品所需消耗资源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在有效利用整个企业经营资源的观点上,谋求购买、生产、物流、会计等的整体业务功能,并追求经营高效化。
ERP对于生产型和经营型企业的作用是不同,对于如制造业等生产型企业来说,
ERP提供了从销售、生产、采购、售后服务整个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
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库存,合理安排生产。而对于电网等经营型企业,主要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

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 它以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
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 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
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AM其实质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现在国内电网企业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
如果只是关注运行设备就会让企业资产很大一部分处于失控状态。
因此需要引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将对资产的管理覆盖的电网规划、设计、施工阶段;
同时扩大资产覆盖范围,包含企业办公设备等其他固定资产。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从前期规划、设备选型、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开始,
到交付运行后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维护保养、移动、退役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是一套涉及财务、管理、工程、运转的集成管理系统。
实施高绩效的资产全寿命管理,就是通过全方位提升资产运营理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形成较为完整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需要横跨财务、规划设计、物资、生产等部门,需要电网企业成立专门的责任部门,
统管整个资产管理;需要遵循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实行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实现业务目标;
需要建立相应资产评估和考核制度,提高资产管理的可控性。

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
它以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
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 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
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AM其实质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现在国内电网企业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
如果只是关注运行设备就会让企业资产很大一部分处于失控状态。
因此需要引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将对资产的管理覆盖的电网规划、设计、施工阶段;
同时扩大资产覆盖范围,包含企业办公设备等其他固定资产。


EAM和ERP是互补性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它们的互补性:
在一个企业中,ERP给出了要在某一时间开动某一设备从事某项生产加工活动,
并且适时调遣来了相应的操作人员、必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必要的辅助工具,但是到了规定的时刻,
这台设备能否如期正常启动、投入工作,这是EAM的功能。EAM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保证设备资产处于高可用性状态。
与ERP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几乎家喻户晓的口碑相比,EAM针对资产密集行业相对高端的定位使之更似阳春白雪。
随着EAM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EAM逐渐走向主角,EAM也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因此,EAM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和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EAM系统需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整个资产和台帐的管理;
第二是整个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
第三对资产消耗的管理和完善。
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三点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此外,资产管理并不是EAM的终点,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业务分析,对流程的理顺,有效地维护,
以及深层次了解资产管理与市场运作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的改进。

备注:随笔中内容来源于网上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anf/p/838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