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网络流

0. 前置芝士

  • (G(f)) 为流了流 (f) 之后的残留网络。
  • 定义两个流的加法 ((f+g)(i,j)=f(i,j)+g(i,j)-g(j,i))。其中 (f) 先流,于是 (g(j,i)) 相当于模拟退流的过程。
  • 可行流可加性定理:若 (f)(G) 的可行流,(g)(G(f)) 的可行流,则 (f+g)(G) 的可行流,且 (v(f+g)=v(f)+v(g))

0.1. 最大流最小割定理

对于任意割 (mathfrak{G}),都可以将点集 (mathfrak{V}) 分成 (mathfrak{S,T}),它们分别包含源点和汇点。

感性来看,一定有割 (mathfrak{G}) 的净流量 (=) 源点输出流量 (=) 网络总流量。同时,由于割 (mathfrak{G}) 的净流量一定 (le)(mathfrak{G}) 的容量,我们得出网络总流量 (le)(mathfrak{G}) 的容量。

假设在经过多次增广后,网络上没有增广路了 —— 此时点集 (mathfrak{V}) 自然地分割成 (mathfrak{S,T}),这两个点集之间的边要么不存在,要么残余流量为零。

那么这些边就是一种割,而且此时割的净流量 (=) 割的容量 (=) 网络总流量。

下面这张图可以帮助理解网络总流量和割的容量的大小关系。所以此时正好取到最大流和最小割(这指的是容量),故最大流最小割定理得证。另外,这还能证明当没有增广路径时取得最大流。

1. 最大流

1.1. (mathtt{EK}) 算法

1.1.1. 算法流程

首先需要得知 "当无法进行增广时取得最大流",这个已经在上文 0.1. 最大流最小割定理 中得知。

对于每次增广,跑一遍 ( m bfs) 找能够增广的 边数最短 的路径,然后更新边的残余流量。

1.1.2. 理解

(lef_i) 表示这一次增广从源点到点 (i) 的流量限制。

对反向边的理解:假设有两条增广路分别经过了正向边 ((u,v)) 与反向边,实际上就是把流出去的流量的一部分或全部推回点 (u),按另一条路径行进。

初始化时 (flow) 表示边的残余流量,正向边为 (w),反向边为零。

1.1.3. 时间复杂度

不明白,是 (mathcal O(nm^2))。处理数据规模为 (10^3-10^4)

1.1.4. 代码

void addEdge(int u,int v,int w) {
	nxt[++cnt]=head[u],to[cnt]=v,flow[cnt]=w,head[u]=cnt;
}

bool bfs() {
	while(!q.empty()) q.pop();
	rep(i,1,n) vis[i]=0;
	q.push(S),vis[S]=1,lef[S]=inf;
	while(!q.empty()) {
		int u=q.front(); q.pop();
		erep(i,u) 
			if(!vis[v] && flow[i]) {
				lef[v]=Min(lef[u],0ll+flow[i]);
				q.push(v),pre[v]=i,vis[v]=1;
				if(v==T) return 1;
			}
	}
	return 0;
}

void EK() {
	while(bfs()) {
		int x=T; MaxFlow+=lef[x];
		while(x^S) {
			flow[pre[x]]-=lef[T],flow[pre[x]^1]+=lef[T];
			x=to[pre[x]^1];
		}
	}
}

int main() {
	rep(i,1,m) 
		u=read(9),v=read(9),w=read(9),
		addEdge(u,v,w),addEdge(v,u,0);
	EK();
	print(MaxFlow,'
');
	return 0;
} 

1.2. (mathtt{Dinic}) 算法

1.2.1. 算法流程

其实就是对于 (mathtt{EK}) 算法的一些改进:

  • 多路增广:当点 (u) 通过 (langle u,v angle) 增广之后,还剩下一些流没有用,可以尝试再增广其它的边。
  • 有的时候会发生 "绕路" 的情况,我们考虑先用一次 ( m bfs) 将图分层,增广的时候严格按照分层进行。

1.2.2. 一些优化

  • 当一个点 (u) 到汇点不存在可行流时,将 (u) 的层数置为 (+infty),这样就避免不必要的增广。
  • 当前弧优化:完全遍历过的边必然增广完成,可以跳过。注意最后一次增广使用的边不能跳过,每次分层之后重置当前弧。

1.2.3. 代码

( ext{Dinic}) 有些时间复杂度证明要求 ( ext{bfs}) 增广完成,但是提前 return 亲测更快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玄学复杂度吧。

bool bfs() {
    for(int i=1;i<=T;++i)
        dep[i]=inf;
    while(!q.empty()) q.pop();
    q.push(S),arc[S]=head[S],dep[S]=0;
    while(!q.empty()) {
        int u=q.front(),v; q.pop();
        for(int i=head[u];~i;i=e[i].nxt) 
            if(e[i].w and dep[v=e[i].to]==inf) {
                dep[v] = dep[u]+1;
                arc[v] = head[v], q.push(v);
                if(v==T)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int dfs(int u,int canFlow) {
    if(u==T) return canFlow;
    int sumFlow=0,d,v;
    for(int i=arc[u];~i;i=e[i].nxt) {
        arc[u]=i;
        if(e[i].w and dep[v=e[i].to]==dep[u]+1) {
            d = dfs(v,min(canFlow,e[i].w));
            if(!d) dep[v]=inf;
            e[i].w -= d, e[i^1].w += d;
            canFlow -= d, sumFlow += d;
            if(!canFlow) break;
        }
    }
    return sumFlow;
}

int Dinic() {
    int ret=0;
    while(bfs()) ret += dfs(S,inf);
    return ret;
}

1.2.4. 时间复杂度

戳这,可能还有这个。另外,对于二分图,时间复杂度为 (mathcal O(nsqrt m))。普通是 (mathcal{O}(n^2m)) 的,好像加上当前弧优化才是对的。

对于简单容量网络(每一个不是源/汇的点,要么入度为 (1),要么出度为 (1)):(mathcal O(nmsqrt n))

边容量为 (1) 的图:(mathcal O(min{n^{frac{2}{3}},m^frac{1}{2}}cdot nm))

2. 最小费用最大流

2.1. (mathtt{FF}) 算法 (+) ( ext{Dijkstra})

2.1.1. 代码

每次增广用 ( ext{Dijkstra}) 找最短路,然后改变权值。由于不能有负权边,所以定义势函数 (h(i)) 等于上次增广的 (dis_i),令这次的边权为 (h(u)-h(v)+cost(u,v)),根据最短路的转移易知边权恒大于等于零。

虽然下面代码没写,但是第一次要跑一次 ( ext{spfa})

void addEdge(int u,int v,int w,int c) {
	nxt[++cnt]=head[u],to[cnt]=v,flow[cnt]=w,Cost[cnt]=c,head[u]=cnt;
	nxt[++cnt]=head[v],to[cnt]=u,flow[cnt]=0,Cost[cnt]=-c,head[v]=cnt;
}

bool Dijkstra() {
	rep(i,1,n) dis[i]=inf;
	q.push(make_pair(0,S)); dis[S]=0;
	while(!q.empty()) {
		Pair t=q.top(); q.pop();
		if(dis[t.second]<t.first) continue;
		int u=t.second;
		erep(i,u) 
			if(flow[i]>0 && dis[v]>dis[u]+h[u]-h[v]+Cost[i]) {
				dis[v]=dis[u]+h[u]-h[v]+Cost[i];
				pred[v]=u,pree[v]=i;
				q.push(make_pair(dis[v],v));
			}
	}
	return dis[T]^inf;
}

void EK() {
	int d,MaxFlow=0,MinCost=0;
	while(Dijkstra()) {
		rep(i,1,n) h[i]+=dis[i];
		// 此时比真实多 h[S]-h[i],所以将 h[i]+dis[i] 得到真实 dis
		d=inf;
		for(int i=T;i^S;i=pred[i])
			d=Min(d,flow[pree[i]]);
		for(int i=T;i^S;i=pred[i])
			flow[pree[i]]-=d,flow[pree[i]^1]+=d;
		MaxFlow+=d,MinCost+=d*h[T];
	}
	print(MaxFlow,' '),print(MinCost,'
');
}

2.2. (mathtt{Dinic}) 算法 (+) ( ext{Dijkstra})

2.2.1. 代码

(f{Warning}):如果 (c_ige 0) 就可能有零环的情况,此时 dfs() 可能进入死循环。所以需要一个 vis[] 来标记是否访问某点。

bool Dijkstra() {
	rep(i,1,n) dis[i]=inf,vis[i]=0;
	q.push(make_pair(0,S)); dis[S]=0,arc[S]=head[S];
	while(!q.empty()) {
		Pair t=q.top(); q.pop();
		if(vis[t.second] or dis[t.second]<t.first) continue;
		int u=t.second; vis[u]=1;
		erep(i,u) 
			if(flow[i]>0 && dis[v]>dis[u]+h[u]-h[v]+Cost[i]) {
				dis[v]=dis[u]+h[u]-h[v]+Cost[i];
				arc[v]=head[v],q.push(make_pair(dis[v],v));
			}
	}
	bool ok=(dis[T]^inf);
	if(ok) {
		rep(i,1,n) 
			vis[i]=0,
			dis[i]=h[i]=h[i]+dis[i];
		return 1;
	}
	return 0;
}

int dfs(int u,int CanFlow) {
	vis[u]=1;
	if(u==T) return MaxFlow+=CanFlow,CanFlow;
	int SumFlow=0,d;
	for(int i=arc[u];i;i=nxt[i]) {
		int v=to[i]; arc[u]=i;
		if(!vis[v] && flow[i]>0 && dis[v]==dis[u]+Cost[i]) {
			d=dfs(v,Min(CanFlow,flow[i]));
			if(!d) dis[v]=inf;
			MinCost+=Cost[i]*d;
			flow[i]-=d,flow[i^1]+=d;
			SumFlow+=d,CanFlow-=d;
			if(!CanFlow) break;
		}
	}
	return SumFlow;
}

void Dinic() {
	while(Dijkstra()) dfs(S,inf);
	print(MaxFlow,' '),print(MinCost,'
');
}

3. 如何建图

例 1. ( ext{UVA12125 March of the Penguins})

首先可以想到在 ([1,n]) 枚举汇点,检验最大流是否为企鹅总数。

每个点初始的企鹅数可以由 (S ightarrow i) 的边表示,那跳出的企鹅呢?因为跳到哪个冰块是未知的,所以不妨将 (i) 拆成两个点 —— 在入点与出点之间连边权为跳出企鹅数的边。

例 2. ( ext{UVA11082 Matrix Decompressing})

这个建图真的好妙啊!假设每一行、列的数字和分别为 (r_i,c_i),将行、列抽象成点,构造边 (langle S,i,r_i-m angle)(langle i,T,c_i-n angle)。最后将任意行与列之间连接容量为 (19) 的边。

之所以将权值减一是因为网络流跑出的容量包含零,将区间变成 ([0,19]),再加一就可以复原。最后如果最大流满流就是有解的。

例 3. 圈地计划

不在同一部分是不好判断的,我们将网格图黑白染色,将黑格的商业区看作白格的工业区,这样就转化成了同一部分的问题!

对于两个相邻的点,连权值为 (c_{i,j}+c_{i+1,j})双向边( ext{sum}) 只增加 (c_{i,j}+c_{i+1,j})。这是因为这条双向边不可能同时删除所有方向。代码:( m Link.)

另外还有一种复杂度较高的做法:黑白染色之后,对每两个相邻的点建两个虚点 (g_1,g_2),表示同时在左部/右部,分别连 (langle S,g_1 angle)(langle g_2,T angle),再以 ( ext{infty}) 的权值连接虚点和相邻点。因为枚举了在哪一部,所以复杂度提高。

例 4. 「雅礼集训 2017 Day8」价

先说一下建图:

  • 从源点向药 (i) 连接权值为 ( ext{infty}-w_i) 的边。
  • 从药向对应的药材连权值为 ( ext{infty}) 的边。
  • 从药材向汇点连权值为 ( ext{infty}) 的边。

跑一遍最小割,答案就是最小割减去源点连出边的权值。

要想理解这个模型,首先得明确几个性质:

  • 最小割不可能割去药与药材之间的边。因为一种药至少对应一种药材,所以割这条边一定不如割掉药材与汇点连边优。
  • 割掉源点与药的连边相当于不选此药;割掉汇点与药材的连边相当于选择此药材。第一个比较好理解,对于第二个,考虑求最小割的过程:若药边未割(即选择药),那么药材必须割;若割,则药材可以不割。
  • 一定只会割 (n) 条边。所有边都带 ( ext{infty}),多选一条边一定不优。
  • 药和药材数相等。考虑上一条,即 —— 不选的药与选择的药材之和为 (n),而不选的药与选择的药之和也为 (n)!所以结论得证。

最后考虑一下为什么定义 "割掉源点与药的连边相当于不选此药" 这样鬼畜的状态。如果我们将源点与药的连边权值改成 ( ext{infty}+w_i),即 "割掉源点与药的连边相当于选择此药",此时药材边可以不割,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必须不割!

总结:网络流建图时可以设计状态描述 "必须" 与 "可以"。

例 5. ( ext{UVA10735 Euler Circuit})

由于有向图存在欧拉回路当且仅当图连通且所有点的入度等于出度。考虑先将无向边定向,然后分配度数。

(d'_i=) 出度 (-) 入度,那么若 (d'_i) 为奇数则无解,否则令 (d_i=d'_i/2)。对于无向边 (langle u,v angle),若给它定向 (u ightarrow v),就在网络中连一条 (u ightarrow v),容量为 (1) 的边,表示 (u) 可以贡献一个 "度" 给 (v)

对于 (d_i>0) 的点,从源点连容量为 (d_i) 的边;反之,向汇点连 (-d_i) 的边。这样最后检验从源点流出的边是否满流即可(检验汇点也可)。

跑一遍网络流后,当一条边的残余容量为零时,就说明反向。输出的时候记得将边反向遍历,就像这样:

void Print(int u) {
    while(!E[u].empty()) {
        int v=E[u].back(); E[u].pop_back();
        Print(v); printf(" %d",u);  
    }
}

例 6. ( ext{[JSOI 2009]}) 游戏

首先一个比较经典的转化是按坐标之和的奇偶性将格点分成两部,这样 ( ext{Alice})( ext{Bob}) 就只能分别走某一部。

可以证明,当 ( ext{Alice}) 从一个 不一定 属于最大匹配的点出发,( ext{Alice}) 有必胜策略 —— 先假设这个点不属于某个最大匹配 (G),此时 ( ext{Bob}) 一定 只能 走到一个属于 (G) 的点,现在 ( ext{Alice}) 可以选择走到与当前点匹配的点,下一步,( ext{Bob}) 可以走哪些点呢?

看似可以走不属于 (G) 的点,但事实上,如果存在这种点,我们就成功找到了一条增广路!这并不符合 (G) 是最大匹配的条件。于是 ( ext{Bob}) 只能走属于 (G) 的点,( ext{Alice}) 沿用之前的策略,就可以达到必胜的效果。

于是问题转化为,如何求得不一定属于最大匹配的点。最 ( ext{naive}) 的思路是删去一个点再求最大匹配,不过难道就没有更高效的做法吗?

事实上,先用 ( ext{Dinic}) 求出一个最大匹配,从一个非匹配点出发,如果到达与自己 同部 的点,那么这些点都是非匹配点。这实际上是 "非匹配 - 匹配 - 非匹配 ..." 的过程,将匹配反向就可以使同部的点状态取反。

具体实现:

  • 从源点出发沿 未满流 的边走,回到 (S) 部。
  • 从汇点出发沿 满流 的边走,回到 (T) 部。

注意特判走到源/汇的情况。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WhiteWall/p/1437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