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疑问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班级链接>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作业要求的链接>
这个作业的目标 学习观看构建之法,学会思考,智慧提问
学号 20188410

问题1、敏捷流程的软件发布时间间隔

书中第六章敏捷开发的原则中提到 经常发布可用的软件,发布间隔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能短则短。
我不同意这点,发布的软件时间间隔太短,但用户提出的要求反复变化呢,个人认为可以从用户的反馈程度和问卷调查方面适当调整和采纳用户的需求这样能适当降低了对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开发方向的不正确性。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chktsang/article/details/87070622?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2.control&dist_request_id=&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2.control 很值得大家去看看。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思考。

问题2、成功的团队更能创新?

书中第十六中提到 这些企业因创新而成功 我认为,创新,之所以新,就是因为尝试了许多的失败才得以成功创新, 创新是不分成功和失败的,只要坚持,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总会成功。 [五个步骤,打造成功的创新团队](http://www.leadge.com/news_list/105909.html ) 该文献中对创新团队的打造并没有对成功的经验有要求,反而提到创新团队的管理者并非技术专家,只需要打造好创新氛围。

问题3、专和精的关系

书中也没有明确提出专和精之间的关系,到底是相辅相成还是互相排斥。对个人而言和对团队而言专和精的关系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或者一个团队可以看作由许多个人组成的。
我认为专和精互不影响,两者看似是没有关联,实则存在关联,在计算机方面,一个团队还是一个人,能精通某一领域就必然会涉及到其他与之相关的方面,也就会去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所以我觉得精必专,但专非精。

问题4、团队合作

构建之法第五章中提到团队与非团队的区别
我认为团队虽有一个大的相同目标,但是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所要的需求也不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满足自己,但是非团队则可以寻找满足个人目标的项目去愉快的完成。

问题5、NABCD模型中如何达到让大家都接受的创新?

第八章讲到NABCD模型,总结来说是了解用户需求,用我们独有的办法来给它们带来好处,并远远的超过竞争对手,还得要有高效率的方法来传播。(或数据的业绩改善)
用我们独有的方法解决用户当前的问题,就可能涉及到创新,但在第16章中讲到有时候创新并不会让人们接受。
若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能解决问题,但是人们普遍接受度不高该如何处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94ha-xc/p/1452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