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自定义属性访问跟描述器以及ORM模型的简单介绍

一 、 自定义属性访问

1.__getattr__
作用:当我们访问属性的时候,如果属性不存在(出现AttrError),该方法会被触发。

2.__getattribute__
作用:访问属性的时候,第一时间触发该方法去找属性。如果没找到触发AttrError

总结:当我们去访问一个不存在的属性时,首先会触发__getattribute__,然后才会触发__getattr__
如果属性存在,就返回这个属性值,如果没有就报 AttrError

3. __setattr__(self,key,value)
作用:这个属性在给对象设置属性的时候触发

例子:
def __setattr__(self,key,value):
  if key == "age" :
  super().__setattr__(key,18)
  else:
  print("设置属性的时候会触发")
  super().__setattr__(key,value)

4. __delattr__(self,item):
  print("删除的时候被触发")
  super().__delattr__(item)
  item : 被删除的类属性名
作用:如果我们不想一个属性被删除,就重写__delattr__方法,如果调用父类的方法就会被删除


二、描述器

描述器是一个具有"绑定行为"的对象属性,该对象的属性访问通过描述器协议覆盖:__get__()
__set__()和__delete__().如果一个对象定义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个,它被称为一个描述器。

1.object.__get__(self,instance,owner)
获取主类的属性或者该类的一个实例的属性。owner始终是属主,instance是属性访问的实例
当属性通过owner访问时则为None。这个方法该返回的属性值,或者引发一个AttributeError
异常

2.object.__set__(self,instance,value)
设置属主类的实例instance的属性为一个新值value

3.object.__delete__(self,instance)
删除属主类的实例insta的属性
例子:
class Filed(object):
  def __get__(self,instance,owner)
  print("访问属性的时候被触发")
  return self.value

def object.__set__(self,instance,value)
  print("set方法被触发")
  self.value = value

def object.__delete__(self,instance)
  print("删除属性的时候被触发")
  self.value = None

class Model(object):
name = '熊猫'
attr = Filed() # 描述器对象:会覆盖类属性的相关操作

三、orm模型介绍
o objects:类和对象
R Relation: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表格
M Mapping:映射

orm框架的功能
1.建立模型类和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允许我们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
2.根据设计的模型类生成数据库中的表格
3.通过方便的配置就可以进行数据库的切换

例子:描述器在orm模型中的应用

# 通过描述器实现一个布尔类型的字段类型。
class Description(object):

def __get__(self, instance, owner):
  return self.value

def __set__(self, instance, value):
  if isinstance(value, bool):
    self.value = value
  else:
    raise TypeError("需要一个bool类型的值")

def __delattr__(self, item):
  self.value = None


class Data(object):
gender = Description()

d = Data()
d.gender = False
print(d.gender)


数据库的字段类型
mysql常用数据类型:
整数:int,bit
小数:deccimal (decimal表示浮点数,如decimal(5,2)表示共存五位数,小数占2位)
字符串:varchar,char (char不可变长度,varchar可变长度 )
日期时间:date,time,datetime
枚举类型:(enu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666666pingzi/p/1092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