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暑假就看了这几本书

写在前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第2版 / (美) 史蒂芬·柯维著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the temporal factor in consciousness / (美) 本杰明·里贝特著
谈判力 / (美)罗杰·费希尔,(美)威廉·尤里,(美)布鲁斯·巴顿著
影响力心理学 / (美)菲利普·津巴多,(美)迈克尔·利佩著【未完成】
来源:长清图书馆

阅读用时:2017.7.7-2017.8.28共52天,书的容量并不是很大,看上去看的挺多,其实并没有,最后一本是很早之前就借了的,觉得内容很好,一直没看完,其实暑假前准备了5本书的,

正文:
下面一本一本简单说说看,
1、最先看完的是《谈判力》,这本书全书都在讲谈判这个场景下怎么全局考虑,怎么准备,谈判方式,谈判技巧以及各种情况的应对。作者介绍了立场式谈判和原则性谈判,前者当然就是抱着既定目标专注个人利益,据理力争而且随时可能改变谈判条件的那种谈判方式;后者则是全局性考虑,基于个人利益借助合理的评判标准,以公平方式尽可能满足双方利益,促成谈判为目标的谈判方式,作者极其推崇这种方式,而且也给出了不少案例用两种谈判方式作对比,证明原则性谈判的可行性和优势。谈判并非必须一胜一负,结果可以是双赢,就看你怎么去考虑自己的最佳方案,了解对方的最佳替代方案,和选择合理的评判标准。当然这种方法并非万能,在书的最后作者也针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如果对方不怀好意,谈判的成功率会很低,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当然在读作者的那些方法时,我也会考虑到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面对道德标准并不是很高的人,这些方法很可能不会奏效,反而成了真正的教科书,但对大型和正式的谈判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的,
如果你想了解谈判里面的那些事,可以读这本书,只是可能不太适合需要达成口头协议的鸡毛蒜皮。书里面的案例还是不错的,
2、之后是《心智时间》,已经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这本书了,真正去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本实验心理学的书,当时自己的心理阴影面积也很大。当时看了感兴趣的几个章节,感觉作者就是讲一个理论——神经刺激需要持续0.5秒才会产生意识认知,也就是那个经典的问题:当用火去烧你的手指时候,你是先感觉到疼呢还是先收回手呢,当然这个问题是条件反射的,但也包含着是否形成了意识。觉得书中的实验都是些生物认知的实验,简单看了几个实验和结论就结束了,
看这本书是想了解生物意识与认知的形成过程,只是生物认知和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太过于专业,不是很容易看懂,而且对自己研究方向并没有太大帮助,
3、还有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书名看是一本鸡汤性的书,而当时豆瓣的介绍说这本书的侧重点在知行合一,知行不一也是我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所以就拿来看了,在看的过程中才发现书中介绍的那么多方法都需要一个可靠保障,也就是非常强的自制力,这个东西的确不容易,可能你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了,最终效果并不好,那就是执行力出了问题,
想必你也应该知道紧急与重要组成的那个二维图,把所有的事按照是否紧急是否重要划分,一般人都按照第一象限的事做,实际上应该让每天的工作重心在第二象限,

1、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内心做起:思维定势,品德操守,动机,
这是正常情况下的做法,而且也仅仅能约束正常人,我们生活中应该遵循这些约束。原则呢就是你的价值观了,所有的行为都应以此为准绳进行约束,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价值观都是与人为善,这里很容易出问题,然后品德就更不用说了。作者提倡先改变内心,然后通过自驱力改变行为(一旦这一步完成,你就会变得面善),改变内心则需要突破思维定式,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以此为约束,知道自己的目标,然后保持较高的执行力,这样工作就会变得高效了,
2、产出与产能平衡原则,

这里的产出就是工作的最终结果,产能则是完成工作的人,平衡原则提倡在关注产出的同时关注产能,也就是以人为本的做法,一旦这样做了需要员工有较高的自制力和高尚的品质,不然就会造成巨大损失,本来就是人性本恶再加上自带懒神光环,
3、稚嫩,柔弱,依赖他人,

这是金字塔最底下那一层的,也就是你认知和能力都不够时候,这是一种心理状态和你的年龄无关,可能和你的心理年龄有关,也和你的阅历有关,

4、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放任这些伤害戳在我们心上,

5、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

这里有个图,自行理解吧,这里有好多话可说,
6、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势,

由内而外做出改变,而态度就是内在的一项了,
7、以终为始,

思想观念的根源: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

8、个人宣言怎么遵守是个问题,
作者提出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角色写出个

不同的角色性宣言,也就是自己的责任与目标了,目标是容易下的,但是怎么做呢,执行力怎么保证,不好说,
9、以原则为中心,以良知为导向,针对个人独有的使命,帮助个人平衡发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且全盘规划日常生活。

10、自传式回应: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这是一些不好的交流方式,也就是自以为自己掌握全局并试图改变别人想法的做法,错误根源在于事情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也不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正如《士兵突击》里吴哲评价袁朗时说的那句“这种人的通病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嘴”,这种人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很可能会试图推翻别人正确的评价标准和理由,

11、自认为用心良苦,但如若不能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那也只能是一事无成,一败涂地,
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做起事来就忘了,也就是知行不一,

12、应该有不少人正处于人生最大的不幸: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很多时候分地的方式是破格任用,

总之,这本书方法论讲的还挺好的,针对知行不一问题也做出了巨大努力,那还有个问题,自制力和执行力问题还是没解决,

最后那本书,等读完了单独发,

这些书都是在教人们怎么做一个好人,怎么变善良,却没说怎么去应对那些坏人,世界上并不缺少坏人,或许对付坏人只差一个决心…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394htw/p/750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