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课程读书笔记

   这个学期的软工课程相对而言是很特殊的,没有期末考试,取代的三个由简到难的项目,也由一人变成多人团队开发,还有每周一篇的博客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多看书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软件开发过程基础:需求分析。姑且将我们的6人小组称为软件团队吧。我们是为用户服务的,用户的需求是千奇百怪的,甚至大部分时候用户也说不明白他期待的软件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做详细的用户需求分析,就想当然的进入软件开发的流程,即便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用户也是很难满意的,这个软件就是失败的。

  邹老师书中就把软件需求的获取分为三步,获取和引导需求,分析和定义需求,验证需求。但是现实中,我们还没有体会到需求分析的缺失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算是偷工减料了,对我们软件团队来说,开发者是我们,用户也是我们虚拟的,以自己为角度的,大家伙凑一起,想想做个网络游戏不错吖,嗯,大家都同意吧,好的,我没意见,嗯嗯,我同意。就这样三言两语定下了项目开发方向。

  图形建模。杨老师也花了很多的学时来教UML图,课下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是最多的。一张图,能代替很多的文字。在开发文档的编写和检查中,有耐心看大段大段文字的人可并不多,这时候,规范的图形就能很好的表达软件的架构。总结需求分析绘制用例图,再到整个软件的概要设计,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到了详细设计,添加类图,就是为了框架添加血肉。流程图,顺序图,层次图,等等。。。整个开发过程是个自顶向下的过程。首先是个笼统的抽象的描述,越到下层越具体。整个开发周期是一个不短的过程,图形化的描述,更加方便团队讨论。

  团队合作的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最初组队的时候,大家都很陌生,我们的6人小组中,我只是紧紧黏着我的小伙伴,还不敢和其他人接触呢,这个时候,开会都很尴尬,组长询问意见,大家都摇头,潜台词都是组长决定就好,

    我照做。也是仗着时间还很长,效率及其低下。

  2, 磨合阶段和规范阶段。

      老师开始布置任务了,大家也该着急了,不得不认真面对问题,开展讨论了,但是团队里万幸没有出现什么不和谐的因素,组长提出方案,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个人能力分配任务,在明确了

    大方向后,大家都有事情做了,任务也在加紧完成。

  3,整合阶段。

    学期末,每个人分配的任务都完成了,开始要频繁的聚在一起整合所有的代码,完成开发文档的梳理和完善。大家也熟悉了,氛围很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3062225wmx/p/559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