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密度分布与演化格局研究框架

    最近要开展经济密度方面的研究并申请相应的课题,之前在写申请书的时候我大概写了些课题的研究内容,思路上与经济地理空间结构研究的套路相差不大,唯一区别的是加入了尺度效应和谱线特征的研究,这当然也是沈老师的想法了,只有他才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思路。不知道具体研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搞出来。下面是研究框架:       

    研究基于经普数据,采用GIS分析和数据插值方法,试图从建立邮政编码分区和公里格网级的中国经济密度数据库入手,对中国经济密度的分布格局和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多尺度、多维度的中国经济密度数据库

在对国内外经济密度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密度核心指标体系(如图1),包括综合经济密度、产业密度、就业密度、投资密度、消费密度等;以课题组已经建立的中国邮政编码分区数据为基础(如图2),对经济数据进行汇总插值,形成邮政编码分区级的经济密度分布数据,并采用空间统计方法插值生成公里格网级的经济密度分布数据;从而形成公里格网、邮政编码分区、县级行政单位、地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单位共五层次的中国经济密度分布数据库,制作全国不同尺度经济密度分布专题图。

 

2中国经济密度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采取分类与区划等方法,刻画中国经济密度分布的总体格局、行业格局和区域格局,描述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图景。总体格局的测度指标包括Gini系数、K函数以及空间密集指数、地理范围和重心等变量;行业格局包括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密度分布指数;区域格局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密度分布情况。图3是课题组采用城市统计年鉴完成的2007年中国地级行政单位经济密度分布图。

    根据中国经济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归纳区域空间结构。拟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区域:高经济密度地区属于核心地域,较高经济密度地区属于次核心地域,中等经济密度地区属于外围地域,低经济密度地区属于边缘地域。

 

3拟合中国经济密度分布模型,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密度图谱

建立多尺度中国经济密度空间分布模型,即包括全国和主要都市圈及城市化地区在内的经济密度模型。模型类型包括单中心的经济密度模型和多中心的经济密度模型,地域尺度包括全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等主要都市圈,整合模型库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密度图谱。

    1)以主要都市圈为目标区域,建立单中心的区域尺度经济密度模型。以各都市圈的经济重心为单中心,对经济密度和距离关系进行多模型回归拟合,建立各主要都市圈的单中心经济密度空间分布模型,拟采用的单中心密度如表2。图4为课题组拟合的某城市群经济密度模型及谱线示例。

2:单中心密度模型列表

模型

用于回归的方程

原始方程

X 变量

Y 变量

样本限制条件

线性模型

Dr = a+br

相同

r

Dr

无限制

对数模型

Dr = a+blnr

相同

lnr

Dr

r≠0

乘幂模型

lnDr = A+blnr

Dr = arb

lnr

lnDr

r≠0 & Dr≠0

指数模型

lnDr = A+br

Dr = aebr

r

lnDr

Dr≠0

谭那尔-契若特模型

lnDr = A+br2

r2

lnDr

Dr≠0

纽灵模型

lnDr = A+b1r+b2r2

r , r2

lnDr

Dr≠0

  

    2)以全国和大区域为目标范围,建立多中心的中国经济密度分布模型。以中国经济密度重心为主中心,利用GIS表面插值技术生成经济密度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及其所围面积确定中国经济密度的次中心,根据各地理单元到主中心与次中心的距离进行多模型假设,并用统计软件对假设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中心的中国经济密度分布模型。拟合的模型列表如表3所示。

3 多中心假设及密度模型列表

序号

假设

模型(以指数模型为例)

X变量

样本范围

回归估计方法

1

只与最近的中心城市发生联系

到最近中心i的距离ri1个自变量)

某个子区域 i

线性回归1

2

与所有中心城市都发生联系(乘法效果)

到所有中心的距离(n个自变量ri

全部区域

线性回归

3

与所有中心城市都发生联系(加法效果)

到所有中心的距离(n个自变量ri

全部区域

非线性回归

4

与主要中心和最近中心发生联系

到主要中心和最近中心的距离(2个自变量)

全部区域

线性回归2

 

4中国经济密度的尺度效应和谱线效应研究

根据空间数据研究中的“可变地域单元问题”,对中国经济密度数据库中的邮政编码分区、县级行政单位、地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单位共四级密度区划单元进行尺度效应和谱线效应研究,探讨不同地理单元对区域经济密度模型及分析结果的尺度敏感性,揭示中国经济密度格局的尺度效应,对比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经济密度分布的因素及影响力大小的差异。图5是课题组采用就业密度指标完成的北京市经济密度尺度效应研究示意图。

 

5研究中国经济密度演化动力机制,建立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决定模型

基于两期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密度的演化格局,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和行业性经济重心的漂移,行业和区域经济集聚化或分散化的趋势与程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等等。以经济密度基础值和密度变化速率划分中国经济密度变化类型区域(如图6),分析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密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子。

研究中国经济密度演化的影响因子和动力机制,主要研究的驱动因子包括两大类,即外生因子(First Nature),如地形地貌、水土条件、第一净生产力等,和内生因子(Second Nature),如交通通达度、人口分布、文化分区、知识创新、劳动生产率等。建立中国经济密度驱动力模型,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和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的趋势。图7为根据经济密度模型图谱变化确定的区域增长模式示意图。

 

6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及其变化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特别是研究经济密度对城市化进程、知识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经济集聚、制定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建议,同时将调控经济密度作为政策手段,为主体功能区划编制与实施、国土空间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spa/p/168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