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民心理二——管理情绪赚大钱

有资深的华尔街人士指出:投资者买卖股票的行为一半取决于传统的估值模型,另一半则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情绪。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就曾指出,美国股市从1996年开始进入非理性繁荣时代,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投资者买卖股票的行为越来越受到投资情绪的影响。

2002年,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和经济学家Vernon Smith因在投资情绪影响股票买卖等领域的研究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令人称奇的是这是第一次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经济学家们意识到很多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通常是非理性的,果真如此的话,西方经典的估值模型将被改写,因为诸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套利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和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Merton Model)等,它们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就是假设所有投资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相当多的投资者在做出买卖股票的决策时是非理性的。

总体来说,投资情绪影响股票买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于自信对股票买卖的影响。过于自信的投资者认为自己拥有比一般人更丰富的信息且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信息,还有就是相信自己基于上述信息的预测能力。过于自信致使投资者过于确定他们的预测结果和相信自己控制局势的能力。过于自信使得投资者交易过于频繁并在股价的高点买入。

二、害怕后悔和追求自豪的情绪对于股票买卖的影响。一方面,害怕后悔的情绪导致投资者持有太长时间价格已经下跌的股票,其主要原因是一厢情愿地等待价格至少恢复到其购买价的水平,也就是俗称的等待“解套”,然后可以在这个价格上毫不后悔地卖出股票。另一方面,当投资者卖掉已经增值的股票,会有自豪的感觉,他们会自夸自己做出的买入决定是多么明智,追求自豪感的投资者常常过早地卖掉已经盈利的股票,过早地将盈利与自豪感提前收获。在牛市期间,由于股价普遍上涨和自豪感的广泛存在,导致牛市期间的交易量和换手率要远大于熊市期间。在熊市期间,由于股票普遍下跌和害怕后悔的缘故,投资者通常选择持股等待价格上涨以“解套”,以至于会经历熊市的全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不能完全吃到牛市整个阶段而有可能伴随整个熊市的原因。

三、过去经历对于股票买卖的影响。牛市期间,投资者普遍赚钱而且感觉钱来的容易,此时容易导致投资者去追随已经上涨过大的股票,这个情绪造成了投资者不断高价买入的现实。熊市期间,投资者由于普遍赔钱而不敢再投资股票,或者持有股票的急于想出局,这个情绪造成了投资者不断低价卖出的现实。这也是股票投资的本质是“低了买,高了卖”,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投资者却是“高了买,低了卖”的原因。

综上可以看出,投资情绪对于投资者财富实现的影响是致命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不良情绪对股票买卖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量化投资目标。比如:“5年内增值到100万元,年均增长12%”等就属于量化目标。量化目标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在长期和远大的场景,而不是眼前的短期波动;其次,量化择股标准。有一套数量化择股标准可以使你避免情绪、谣言和故事等的干扰,即在买入一只股票前,把该股票的特点和量化的择股标准对照,如果不符合标准,就应该拒绝买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投资者有效地避免投资情绪的影响;第三是分散投资。一般来说,15只来源于不同行业的股票就可以拥有不错的分散投资效果。不要购买你所供职公司的股票,因为你已经将你的人力资本投入到了你所供职公司。但要买点债券。记住,分散投资是抵御不良投资情绪的有效防火墙。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jiqin/p/373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