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阅读和思考

问题1:关于当初

专业的决定

博客B[1]的作者说:“计算机这种奇妙的东西,相信没有哪个学理工科的男孩子不热爱吧,于是我就选择了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专业。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按道理说也算是一种策略吧,但我了解的学校资源实在太少,再加上自己当时是个不愿意与任何人交流的人,于是最终,听从了亲戚的安排,去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所电子类的相当专而小的学校。”细细想来,我可能就是那个不热爱计算机的理工男。

上大学之前,我其实对大学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的期待,只是知道要到另一个环境中去,要有不一样的生活了。并不是处变不惊,只是从高中开始我就有了一种好像什么事都无所谓的态度,有也可以,没有也罢。我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学习之余就是发发呆或是听歌看动漫和综艺,我和博客B的作者一样,比较沉默寡言,在家里也一直是一个比较乖的形象,但总的来说是比较懒的了。因此,在得知了高考分数之后我的心里也只是看到了个数字而已,之后的几天是爸妈在忙着看学校和专业,我只是说不要数学、经济以及医学。现在想来也是有些让人觉得幼稚了。不想数学和经济是因为高中十分不喜欢数学而不选择医学则是听说太辛苦,这些决定都是在没有事先了解的前提下说出来的,想想当时说的是多么云淡风轻。考虑再三后,在最后一个专业在没有其他选项的情况下,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里面我选择了软件。目标,缺少的该是目标这样的东西,他人有目标,会去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思考,而我却更多的把这些事情当做一个任务来完成,这也许也与我在大学之前的生活中从来都是对老师和家长言听计从,布置的什么都完成的多年学习生活有关吧,只不过我不会少做,也绝不多做。所以,很久以前我就束缚住了自己,现在的专业也多多少少是自我束缚后的结果吧。对于目标或许该提到兴趣这个东西,记得高中的时候听过的讲座中的一句话:“不喜欢没关系,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不过,对于我这个倔脾气的人来说,现在我能做到的,是在了解了许多后对这个专业提起兴趣来,至于热爱,我觉得这是建立在更多的了解上的。所以,我想,哪怕当初的决定不是自己的心之所向,那么我总该摒弃我那不了解就下结论的坏毛病,在不断地了解和思考中让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对这个专业饱含不衰的兴趣。

过去的学习

博客B的作者这样写道:“本科时,自己的考试成绩一直排在前面,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犯迷糊、做作业和游戏上。”看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这不就是写的我自己吗?

对于作业,我向来是独立完成,即使是查找网络上的解答也会尽量去把它弄懂,但也仅限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上的思考或是灵活性的作业,我就会等老师去给出答案或是很机械地去完成。我和博客B的作者一样不会去预习,也很少计划这学期要去做什么或是心血来潮计划后很少去实施。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这样完全是可以混过去的,我的成绩和奖学金多少也说明了这个。

但是,我感觉得到,我并没有得到什么东西,那些东西转眼间就忘记,我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到了运用的时候,带着不确定的不自信的心理的我总会边查看理论知识边去实践,还总是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住,所以在我还看得过去的成绩单里面,课程实践的分数向来是低的。在实训或是课设的时候我总是去想到什么不会了就去网上寻找答案,零零碎碎的,进展总是很缓慢,大概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那种类型,因为语言就只限于课上讲过的C和基础的JAVA知识,所以在完成项目时总是显得很局促。这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吧,循规蹈矩的我在理论上小心地摸索着却不敢在实践的时候大胆地去尝试,这对于我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万万不可的。当我体会到了代码写到一定程度上的熟练感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不应当再去抗拒写代码这件事。熟能生巧,到哪里都一样,以前的我不敢去尝试,循规蹈矩,现在在慢慢的思考和摸索中该去弃去那些桎梏。

课程外的专业书籍我很少去阅读,这也应该是我过去学习的一个弊端,当老师说有学长阅读的课外书摞起来有半米并且之后发展有多好的时候,我没有很惊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不可能突然顿悟,就去发愤图强地看那么多书,这不现实也没有效果。对于我来说,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我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但这也就意味着我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但好在,我知道这些都是值得的。所以我现在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开始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学习。

写过的代码

很惭愧的是,除了老师平时的上机和课程设计要求的,我几乎没有写过其他的代码。代码量的匮乏直接造成我对于上机敲代码的恐惧和抗拒,但就像我之前说到的,熟能生巧,对于熟练的事情心里有底便有了自信,自然不会去抗拒。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也会给人带来满足感,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也就会有主动去挑战的可能了。

可生活和学习不会那么一帆风顺,事情也绝不会像理论上那么简单。当我在慢慢的快要觉得自己代码比之前有进步的时候,困难就接踵而来。编译原理的课设——做一个编译器直接把我难住了。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成它需要良好的代码基础和对于该门课程的较为完整的理解。在前期过程中,符号表就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有时候焦躁的我就很想放弃,之后的任务也难度递增:抽象语法树、中间代码、目标代码等。可就像老师说的,这就像爬坡,很累,可当你泄劲了也就前功尽弃,努力爬上去的人才会一马平川。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还是完成了大部分的任务,虽然做的很粗糙,但我没有放弃。学习计算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写代码更是需要细心与耐心,我虽然写的不多,但我知道这些品质是需要的,我也在一直努力地培养中。


问题2:关于未来

未来的选择

未来是什么,没人说的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还是明天的事留给明天去做,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没有标准答案。迷惘,谁都有。自己的路得去自己走。人终归是自己一个人的,没有谁能陪自己到最后,可是孤军奋战是万万不可的,团队的协作、他人的帮助、人群里面的体悟,这些都是孤独之外的东西,抛弃它,可以,这是理想化的生活。学会和它相处,这也许才是生存之道。对于未来,我向来想不清楚,也经常越想越悲观。过去的经验告诉我,活在当下才会不惧将来。所以我只会想一个大致的框架,未来我会选择设计方面或是当一个老师。我不习惯和那些数字打交道,我的循规蹈矩是在骨子里的,可以减淡但抹不去,当老师的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一点作用。

优势与劣势

博客L[2]的作者写道:“兴趣和热情只能让你很执着,但并不一定能让你走好这条路,只有你的能力和你的强项才能让你走好这条路。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其中的差别。”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

对于目前的专业,我只能很坦白的说,有一些兴趣但是不是很强烈。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适合走技术路线,我没有那么灵活的头脑和快速学习知识的能力,我适合慢慢学习,认真去执行。随意说,领导者和执行者,我一定是适合执行者这个角色的,我能够较好地去理解任务意图并完成任务,对于团队里的其他角色,我也能较快的了解对方特点并鼓励他一起按时完成任务。具体到技术来说,我更喜欢并擅长于设计、前端之类的工作,或者是比较机械的测试和重复的工作,在这方面的耐心我还是比较足的。但是重复的工作很容易被机器所替代,所以我的劣势也就在这里了,可我总能发现细节并时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团队里的各方面我也能很好地将他们协调起来,对于人的这方面也许能算是我的优势吧。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大牛,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大牛。我所需要做的是发挥的我的长处,这样我在软件这片领域才有一席之地。

毕业前规划

还有一年多就要毕业了,前面的几学期我很庆幸在没有很好学习技术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课业,因此我的加权还是说得过去的,所以我准备去走保研的路线,去参加夏令营。在此之前还需要巩固专业知识如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等。如果保研失败的话我就去考研。对于得失我看的没有那么重,这只是必须要精力的过程。在大学呆了快三年了,有些矫情地说我不想给自己留遗憾,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不做后悔的事。所以努力为未来的学业、工作去看书学习,这是现实。但在理想化方面,我得给大学留下美好回忆,我不会只活在现实里面,这是我,我也不会去改变。


问题3:关于当下

专业喜恶和专业能力

我之前说过我不喜欢数学,那是因为我太过于拘泥于知识,难题和灵活的题目我都不能很好地去解决。我知道,这和我小心敬慎的性格有联系。到了大学,到了这个专业,这样的束缚给我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大一的时候我觉得难以很快接受专业知识有了情绪,想转专业,在后来的家长的疏导中也不了了之,但从那时候起就对这个专业不是很喜欢。当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也总爱以“这是我当时志愿的最后一个”来调侃。学习了那么多的专业,对这个专业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后,我没有之前那么厌烦了。但是喜欢还是谈不上的。

很不好意思地说,到目前为止,我的水平真的只能说的上是吃瓜群众了,在不断地查询资料和修改中,我能勉强完成老师的代码要求,之前的没有目标让我很少去关注我的专业知识以及代码能力的培养。我只是浅浅地了解了C、C++、Python、java。当具体要使用的时候我还得去查看相应的教程。但我现在可以完成较为简单的小程序以及完成相应理论知识的验证。经历了多次的课设和上机,我也大题掌握了软件文档的写作。在专业课上我也了解到了软件工程就是需要不断地迭代以及设计师、架构师等的相关知识。

与合格毕业生的差距

“大三是我看书最多、思考最多、积累最多的时候。大三我主要是沉稳冷静地做事情,用不断地做事情、看书和思考,压抑心底深处的对前途的迷茫。其实整个大三,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只知道像一个运动员一样一直往前奔。”博客C[3]的作者如是说道。我觉得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博主曾提到“所以,我带着三个理念进入了大学:第一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学,第二是慢即是快,笨笨地做一遍题是学习的捷径;第三是知识理想主义,知识就是力量,而读书学知识能够消除蒙昧,掌握改变世界的力量,所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他的不提,第二点对于我来说是适用的,因为我就是个“慢慢来,笨笨学”的人。但是博主比我努力的多,专业知识的书籍看了一本又一本,他在后面才会有看到题目的熟悉感。这再一次地说明了熟练度的重要性。勤能补拙,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需要天分,但肯定离不开一个辛苦的慢慢积累和摸索环节。所以我和合格的毕业生间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完全不够!我不仅是需要了解而是需要熟练掌握,这是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将自己和其他专业同学区别开的一个方面。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要站在软件工程的角度看问题,我所需要做的是要在更多的实践中去思考去体会到如何做到以软件工程的角度思考问题。迷茫的时候不要停滞不前,去尽可能的更多地了解以及努力才不会继续在以后慌乱。所以我很同意博主的观点,像个运动员向前奔跑,一直奔跑,这也是需要强大的能力和内心的。动摇的内心很容易放弃。作为合格的毕业生,除了我所想要的技术的积累,我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上面提到的都是基于自己角度出发的,但还有一个合格的本科生必备的能力——团队合作。这方面我也很欠缺,虽说能很好地协调团队成员,但是我总是不能很好地协调任务的完成。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问题4:关于课程

印象最深的课程

印象的深刻对我来说来自于对比的鲜明,心里暗示的鲜明对比。对于数学的几近于恐惧的不喜欢让我在上第一节微积分课程之前一直惴惴不安。可是李开丁老师第一节课根本没有和我们说微积分有多难,也没有用挂科来吓唬我们,他一直在和我们说人生的道理,和蔼可亲地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向我们说着人生的道理。那些不是鸡汤,很浅显易懂,甚至有时候太过于生活化,但我就是十分愿意听。我至今仍记得一句:“学习很简单,生活才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很难很难。”李老师上课也很风趣,讲的东西浅显易懂但却不失严谨性,我深切地了解到这不仅是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是需要大量的生活历练的。我对李老师很是钦佩。之后的一门公选课老师朱冶也给我很深的印象,她上课很自然,和同学的互动也很多,在她的《中华礼仪与风俗》课上我觉得很舒服,不仅仅是了解到新知识的满足,而且还有对老师的喜爱。李老师也好,朱老师也好一定都是在生活上经历了许多事情的人,但还能很乐观、坦然地面对生活,正视生活。我想我是忘不了这些可爱的老师的。

科班与速成班的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我问过自己,我也一直听到别人问过。“或许,我个人的经历也不足以代表一般性。而我依然还是痛恨培训学校。 因为他们会教学生简历造假。 会教学生投机取巧。 会教学生‘如何开发项目’。 然而,那些项目经验,几乎一文不值。 甚至不如一些学生在寝室里写出来的没有界面的小DEMO。”博客E[4]的博主这么写到。虽然写的有些极端了,但我的想法大体上和他是一个战线的。

读大学是为什么?大学后是总归是要工作的,倒不如好好学习技术?相清楚这些问题我想科班与非科班的区别也多少清楚些了。我记得我们数据结构的老师说过:“如果一个软件学院开设许多语言课程,那是不正常的”细细想来,我在大学里学习的大多是一种思维模式,就像学习C++时老师提到的学会了一种语言再学习其他的就会很快。我们是需要自己摸索的能力的,即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囫囵地从老师那里不假思索地拿来用,科班里,我们要学会的是学会思考,即不要在大学里学笨了,这样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在大学里,我们要弄清的是自己的学习模式和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跟上技术、时代的步伐。科班出生的更要注重自己的技术,技术的学习是无尽的,学会了一种思想受益无穷,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淡化技术的学习,不然在前期的发展中就会落后非科班一大截。在没有人的时候,在自己一个人步入社会发展到后期的时候,科班和非科班的区别可能就会显现出来吧。


问题5:关于师生

期望的师生关系

博客O[5]里面提到的非对称的共生关系是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物理学家赫曼,提出了师生关系是共生关系的观点,认为这种共生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师生是互惠双赢的关系,但是双方的付出和获益的程度可能有差别,不是均等的。”博主如是说到。师生是共生的关系,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不存在没有学生的老师,也不存在没有老师的学生。说的现实点,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以更好地完成学业以及解答自己的疑惑。传道、受业、解惑本就是老师的职责所在。而老师在学生的帮助下也可以完成自己的课题或是拿到相应的资质凭证。说的理想点,老师和学生互相间坦诚相见,这样才能更好地学术交流。而久而久之双方的感情也就建立起来了,就像博主说的,这种特殊朋友的关系会让人有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师生关系的部队称性也就体现在了双方在这种关系中的职责的不同。这种不对称性必然存在,但却又不像不对称的图像那样让人不舒服。我们默认了这种关系,也觉得是可以接受的。我是个感性的人,师生相遇可以说是缘分,那么珍惜遇到的这个老师,他或是她在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涟漪总会在心里,脑海里留下记号。师与生,因学习而存在却不仅仅因学习而存在。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2] https://coolshell.cn/articles/4561.html
[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2960/
[4] 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5]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1100240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yitutu/p/851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