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性

  关于性,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莫属于性善性恶的问题了,从《告子篇》中公都子问孟子的话中可以看到,关于性善恶的三种判断,或曰:‘性无善无不善’;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那么在分析一个问题时首先就要明确问题内容是什么,然后才能分析。那么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性?

  关于性的定义,告子说过生之谓性。荀子《正名》篇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很明白了,自然而然不夹杂任何人为的就是性。所以荀子在《性恶》篇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后面讲:“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很明白了,荀子之所以认为人性恶,是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的,饿了就要吃饭,没有食物就要争夺。其实荀子的这个出发点和告子相同,告子也说过食色性也。都是从生物本能为起点考虑的。

  但是我认为性应该分为根本属性和基本属性,就比如鸟和狗都有动物的基本属性,但鸟之所以为鸟而不是狗是因为它有区别于狗的属性,这种属性就是鸟的根本属性。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绝不是所谓的生物本能,不然人就和动物没区别了,它只是人做为动物的基本属性而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一颗区别与其它生物的人心,关于心上一篇已经做过介绍了,这里再简单提一下,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心的功能就是思考。我从没见过一只狗可以区分出大块肉和小块肉的区别。所以在谈论性的问题时,前面都要加上一个人字。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

  孟子在谈性的时候就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有两段最能说明: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告子曰:“然。”。孟子曰:“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告子曰:“然。”。孟子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孟子所谓的性,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而不是生之谓性,例如求生本能。从这点来看,孟子所谓的性和荀子所谓的性本就不是一会事,荀子如此批判孟子不只是故意还是无意。

  孟子关于性善恶的问题,有过如下描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可以看出孟子所谓的善,是顺着本来的性情而为之,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后面引孔子的话是在解释为什么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情是心之外发,心可了别万物,有物有则,故顺其情则可以为善。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若非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为什么非才之罪呢?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个比喻的太好了。人性就像水一样,为善就想水向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向善的,那些为不善的人并不是本性如此啊,他们的本性也是向善的,只不过是一些外力导致他们不向善了。所以纵观《孟子》全篇,孟子从没说过性本善三个字而且孟子所谓的善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原始状态,就像爱美一样,你能说人性本美吗?

  很可惜的是自秦以后的学者谈论性时都没有区分这一点,而是将人的思考能力与生物本能混在一起谈性。如横渠、明道、伊川、朱子,所谈之性,或出于形气之私,或源于性命之正。分气质之性,天理之性。很是玄妙,但莫能有终。

  关于人性先简单谈这么多,盖尝而论,讨论性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出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结构,怎样的运作方式,而在于人心之于人的重要性,然后存心养性以俟之。

说两句题外话: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人性本善,但现在看来不太对,我所认为的人性就如我上面所说的,是一种思考能力,这种思考能力绝对不能用道德的观念来加以形容的。但是这种思考能力却可以用道德观念来加以填充。所以人性的本(我理解本就是原始状态)善,不如说成人性向善。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人是一步步进化而来的,小的时候认为这是事实,而长达后才知道这只是一种理论。虽然我不能肯定人是怎么来的,但是我现在不禁会感觉到人心(思考能力)像是一种外加于野兽身上的东西。人性与兽性无时无刻不在一个人的身体内斗争,所以这个人有时像人,有时像禽兽。而且自从人类有思考能力的那一刻起,只是由于外部的环境原因造成了文化的不同,但其思考的能力从未改变过。所以不要以为8千年前的古人用陶碗,现在的人用不锈钢就是思考能力进化了,古人之所以用陶碗是因为他还没有发现铁矿。我们都知道知识是不断积累的,知识的扩展是附着于外在事物的扩展上的,而思考能力是不会改变。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然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懂五行,易术,经脉,血气,只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已。

回归正题:

  认识性的目的是为了看清人心之于人的重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做的人似乎太少了,人们在看待外在事物时往往都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欲,从而认为这就是好的,美的。举个例子:人们看到明星,大官之类的人都会喜欢,因为他们有气质,有派头,举止典雅,有的甚至美的惊为天人,大家都会喜欢,因为人们有耳目之欲,孟子也一样,孟子见到齐国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环境造就气质,奉养改变身体,生活环境真的很重要啊,他难道不是别人的儿子吗?可见孟子是肯定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但是外在的体气就是美的,好的吗?孟子说:充实之谓美。所谓充实就是由内向外的扩散,那么发力点就是人心。所以如果只听从耳目之欲而不透过人心的思考那就与禽兽无异。儒家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心,所谓本质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的确就是人心。如此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大行天下真的是天下的遗憾。

  每个人都不能忽视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伟大,也不能忘记作为万物之一的渺小。但遗憾的是每个人似乎都忽视了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伟大,也忘记了作为万物之一的渺小。说伟大是因为人有人心,说渺小是因为人也有兽性。只有使人心成为一身之主者才能真正成为人!圣人便是如此,但圣人只是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我们说觉悟,觉醒其含义都是人如果能充分利用理智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人性这就是觉醒。当然禅宗所说顿悟不同,因为文化不同,暂且不谈。

  人的一生到最后一定是归于尘土的,那人这一生该怎么过才能应对这最后的虚无呢?

  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就自己的生命,成就生命的根本在于生命情感的升华,升华生命情感的途径在于明相明理获得智慧然后付诸实践”。我所谓的生命情感是一个人纯粹的由内而外的对事物根本的看法。所谓升华是因为其通常处在隐微之处不易察觉,要达到莫现乎隐,莫显乎微的境界,不可不谓之升华。所谓明一切事相曰智,明一切事理曰慧,也就是充分认识与发挥人心。

  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几而不可离。存其心,养其性,修身以俟之,夭寿不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nswerThe/p/12002908.html